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故事 - 引路人 - 正文

引路人

大家的“查姐姐”:因为爱,所以专业
发布时间:2017-11-23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查叶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语分院英语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十余年来,她始终热爱教师职业,扎根教学一线,促学生全面发展,是师生公认的“德才双馨”榜样。曾获评“浙江省高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等。

“做老师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在学院第七届“三育人”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查叶娟以寥寥数语诠释了教书育人之于她的意义。这份爱,如涓涓细流沁入心田,换得课堂上一道道聚精会神的目光;如燎原星火生生不息,换来届届毕业生的留恋与眷念。正因如此,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与查叶娟共同度过的时光,不论是在课堂内外,都成为了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部分。

深爱,让教学妙趣横生

学生时代要是被问及理想,“长大做一个老师吧!”往往是最常听到的答案。而正是这样一个平凡却不平常的理想,却伴随着查叶娟一路成长,最后坚定不移地走上了讲台。

“当老师是从小到大都不曾改变过的志向。小时候,我是崇拜老师,长大之后,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可以影响别人的人生。”矢志不渝的坚持,正是查叶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氛围的动力。课堂上,她总是想出各种办法让同学们参与进来,“上课不该是老师的独角戏”,查叶娟说,“我也不希望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因为无法融入而玩手机度过。”所以每节课她都以提问形式,让学生先自主找答案,再分析,尽可能地顾及到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

对于查叶娟来说最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课程是英语辩论,和其他课有所不同的是,这是一门要求教师和学生都不断与时俱进的课程,每一次备课都让她充满期待,辩论中探讨的内容都是最新的热点时政,每年都有新内容,照本宣科是不可能的。而且哪怕是同一个辩题,在两个班级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每次同学们的观点里总会有很多惊喜,给平日的教学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查叶娟在备课过程中也总不忘揣测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并做相应准备。“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辩论都会感到不自信,甚至是恐惧,每次上课都很需要勇气。所以我希望能把自己的全部经验都传授给他们,能让大家多加锻炼,学有所得。

课后,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查叶娟还会给班级的学生建立群聊,不仅有班级群,还有小组群,促进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互动,鼓励每一位同学针对自己的练习和体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一份热忱,是查叶娟不断努力的动力,也是她的课程始终能让大家收获满满的原因。


关爱,为快乐成长助力

正如查叶娟所言,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她心里,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责任和担当,也是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2010年,当看到假期来到城市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而无人照顾,在陌生的城市频发溺水、车祸等意外,却难以引起社会重视时,查叶娟便开始每年组织学生利用暑假,为留守儿童举办“爱心夏令营”,教孩子们英语,辅导他们功课,陪他们一起游戏玩耍。

在萧山某处工厂较为密集的区域,查叶娟与工厂负责人们逐一协商,为孩子争取到了宿舍和教学场地。尽管每年加入爱心夏令营工作的学生们不尽相同,夏令营期间住宿条件和教学条件也十分艰苦,查叶娟仍坚持年复一年的陪伴,和学生们一起解决“小候鸟”生活上的难题。

“‘小候鸟的年龄相差很大,从初中高中到生活还不能自理的孩子都有,而且学习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所以对我和参加活动的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不仅要提前做课程设置,还要时常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斗转星移,在查叶娟和一届又一届学生们的努力下,爱心夏令营逐渐成熟。每届参与工作的同学都会尽心尽力、事无巨细地在次年出发前完成“任务交接”,分享自己的经验,一起为夏令营出谋划策。

爱心夏令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部分厂商工会到萧山工厂总工会,越来越多员工子女从中受益,钱江晚报、范大姐栏目组等媒体争相报道此事后,留守儿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说到这里,查叶娟露出了一丝舒心的笑容:起初我并没有预期收获这么大的反响,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忙碌工作之外,查叶娟也是让同事们艳羡的“懂教育的好妈妈”。不久前在学院工会组织的“子女英语学习交流会”上,她还应邀分享了家庭教育成果与经验,现场座无虚席。作为家长可以如何有效地引导和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叶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给出不少合理建议,大受欢迎。


查叶娟利用休息时间和同事们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现场座无虚席

热爱,让师生距离更近

从事教育事业的15年来,查叶娟一直都是学生眼里可爱的“查姐姐”。“我都快忘了学生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称呼我的了。但是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很享受这样的师生关系。老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我也乐意学生在课堂之外找我,和我分享各种各样的事情。

作为学院英语辩论与演讲中心(EDPC)的主要负责人,在常年的训练与参赛指导过程中,查叶娟自然而然地与中心成员们打成了一片,成为大家的“知心姐姐”。七年如一日,她坚持每周抽出个人时间指导学生,团队每年都在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各类英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她也获得了学院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说到与中心成员们的故事,查叶娟的脸上浮现出少女般藏不住的兴奋,EDPC的学生是我平时相处最久的,我们每周都有训练,也常常带他们出去参加比赛,在车上飞机上总有聊不完的事,许多EDPC的学生毕业之后还经常和我保持联系,见了面忍不住亲热地又喊又抱。

这样的亲密关系,离不开“查姐姐”坚守岗位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热情。对于第一次见到查老师的场景,英语专业2016届毕业生虞佳鸣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到现场观摩EDPC的训练活动,完全不像平时课堂上那种一味听讲或者简单学生汇报的模式,查姐姐和另外一位指导老师组队,坐在辩论席上以辩手的身份和学长学姐完成了一场辩论,真是神采飞扬!”不论是英语辩论教学,还是EDPC指导,查叶娟不断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历练中学习与收获,为同学们带来惊喜,而她自己也在不断享受着同学们成长、创新带来的惊喜。

爱,有多种韵律,坚守三尺讲台润物无声的最为悦耳动听。爱,有很多种色彩,在生生不息接连不断的分享与传递之中最为绚烂。

这是大家的“查姐姐”,这是始终全心全意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查老师,因为爱,所以更加专业。


�叶娟和指导的优秀辩手们合影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