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故事 - 引路人 - 正文

引路人

潘玮丽:十年“不解之缘”,用心将学生工作做到最优
发布时间:2017-12-05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潘玮丽,现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学工办主任。进入学院十年,潘玮丽也与学院的学生们打了十年的“交道”。她是学生们眼中事必躬亲的班主任,也是学生们眼中亦师亦友的辅导员。十年来,她以“帮学生排忧解难,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始终奋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今年潘玮丽获得学院第七届“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对她十年来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2007年8月进入城市学院,原本应聘教务部的一个岗位,最后却“阴差阳错”进入传媒分院担任辅导员,如今已是潘玮丽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十个年头。从辅导员到分院学工办主任,潘玮丽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学生们有着“不解之缘”。

回忆工作初期的情景,潘玮丽记忆犹新。

那时她还住在思睿楼的学生公寓里,只要有空,每天都会找不同的学生谈心,潘玮丽认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一个关键前提。正是因为经常与学生接触谈心,她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与信任。

记得当时分院有一名患有轻度抑郁症的女生,就是她谈话对象之一。那时的潘玮丽刚接触学生工作不久,对于这样的谈话还没有太多的经验,为了让自己第一次谈话顺利进行,潘玮丽提前了解了这个同学的基本情况,还查阅了大量心理咨询的书籍,并向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同事请教在谈话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因为准备充分,第一次谈话非常顺利。

之后的每一次谈话,潘玮丽都充分准备,认真总结,与学生沟通越来越顺畅,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学生将她当成姐姐一样,无话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这个同学的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好转,人也变得开朗了。“她现在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节假日总会给我发祝福。”谈及这名学生的近况,潘玮丽说她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

“学生工作是个良心活,十年来,学工办的所有工作我都做过。”十年来潘玮丽能在准点下班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从分院团学到分院党员之家,再到上学期新开设的传媒职业发展中心,作为指导老师的潘玮丽总是和学生们一起,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无论是一场活动的策划、彩排,还是一条横幅、一张海报的设计,潘玮丽事无巨细一一检查。哪里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哪里就有潘玮丽的身影。

除了担任辅导员以及分院学工办主任外,潘玮丽还是新闻1602班的班主任,将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外,她尽己所能地关心了解班里的每一位同学。


“潘老师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她对班级事务非常上心,对班级的同学也非常关心。军训期间,潘老师管着一个连的孩子,每天和参训学员一起早起,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晚课,协助教官做好参训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同时时时关注几位身体或心理有状况的学生,对他们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记得当时潘老师咳嗽特别严重,有时候都甚至咳得说不了话,但她还是任劳任怨,坚持每天到岗,为每一位军训学员做好榜样。能遇到潘老师这样的班主任,可能是进入大学以来最幸运的事了。”新闻1602班的班长何开朗说。在潘玮丽的带领下,新闻1602班获得学院2016-2017学年“先进团支部”称号,在各项团体活动中也名列前茅。

十年时光弹指一挥,潘玮丽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同时也不忘积极思考如何创新传媒学生工作品牌,如何让传媒的学生工作真正为育人服务。

2016-2017学年,潘玮丽带领办公室同事,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创新了一些学生工作。首创了“传媒星之夜”荣誉盛典,表彰在这一年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丰硕成果的同学们,展现优秀传媒学子的青春风采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家共创更加灿烂的明天。


她和同事们成立了传媒职业发展中心。自从接手就业工作,开始频繁地接触大四的同学后,潘玮丽发现,有些大四同学连基本的工作简历都不会写,更不必说如何应对面试。为了进一步完善以“信息化、个性化、职业化”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就业服务的全面性,经过前期的调研和筹备,今年5月,传媒分院成立了传媒职业发展中心,由潘玮丽亲自担任指导老师。今年11月传媒职业发展中心开设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职业规划训练营”,面向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我希望学生以大三为主,这是培养职业规划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年,当然也欢迎大一的学生,赢在起跑线上自然是最好的。”对于分院以及潘玮丽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她相信,通过她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给传媒的学生带来新的收获。

谈及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潘玮丽认为有四点。首先,政治素养是基础。尤其是传媒学子,作为未来社会舆论的传播者,如何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身政治素质过硬。其次,专业能力是支撑。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专业往往是跟今后的职业相关的,想要在职场有更好的发展,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在大学读的是哪一个专业,陪伴自己四年的专业知识总会对未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责任担当是保障。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都要有担当。在大学里要积极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这样走上社会后才会用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第四,主动出击是方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提前积累,提前准备,到了合适的时候主动出击,才会最先最快抢占先机。拥有这四项基本素质,对大学生来说尤为关键。从事学生工作十年来,潘玮丽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并积极培养自己这四方面的素质,她希望能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更多的学生。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