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访客
/
捐赠
/
学生
/
教职工
/
综合服务
/
图书馆
/
VPN
/
邮箱
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标识
附属机构
新闻
学校要闻
综合时讯
学术科研
人物故事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院系机构
教学科研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纪检群团组织
教学辅助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概况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学在城院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机构
科研项目
成果转化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交流
港澳台交流
校友总会
教育基金会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指导与服务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人才政策
校园生活
校园风光
校园地图
校园看点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首页
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标识
附属机构
新闻
学校要闻
综合时讯
学术科研
人物故事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院系机构
教学科研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纪检群团组织
教学辅助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概况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学在城院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机构
科研项目
成果转化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交流
港澳台交流
校友总会
教育基金会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指导与服务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人才政策
校园生活
校园风光
校园地图
校园看点
校友
/
访客
/
捐赠
/
学生
/
教职工
/
综合服务
/
图书馆
/
VPN
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站上乌镇的肩膀,传递世界互联网之光
发布时间:2016-11-30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If we change the way we see this world,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we see.”11月18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落下帷幕。会场内,世界互联网精英汇聚在此、各抒己见,世界领先的互联网科技成果汇集于此、震撼全场;会场外,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精彩纷呈,万众瞩目。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中,来自ZUCC的五位外语人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乌镇峰会助力,传递世界互联网之光。
经过选拔,来自学院外语
分
院英语专业的金天慧、包新新、陈晨、边佳佳和潘晟五位同学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脱颖而出,加入大会会务部境外嘉宾接待组,为大会的境外嘉宾接待工作保驾护航。
五
位同学此前都有过丰富的会议活动志愿服务经历,但为期将近半个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工作经历,
对她们而言却
尤为难能可贵。第一次反反复复地进入乌镇西栅景区和会场,只为熟悉嘉宾入场、入住地点与线路,直到对乌镇景区地形甚至每一家小店、每一家民宿的位置了如指掌;第一次夜以继日地反复核对、梳理大量数据和信息,从早晨到深夜,电脑上的Excel窗口从未关闭;第一次进入高级别会议的主会场,亲眼见证来自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等各种耳熟能详的互联网行业精英登台侃侃而谈的英姿;也第一次了解到,看似简单的嘉宾座位安排、志愿者工作安排背后,曾经历怎样周全的再三考虑和小组探讨。除了大会期间与外宾面对面交流引导、解决各种问题,境外嘉宾接待组的工作更多是前期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这也让参与此次工作的5位英语专业的同学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外事工作,第一次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尽管境外嘉宾接待组的成员们都来自不同的单位,但齐心协力一同应对突发情况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外宾身体不适、财物不慎丢失、未能在车站与接应人会合……外宾接待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但外事经验丰富且始终沉着冷静的组长和副组长,经过多次调整修改后十分周全的若干应急预案,都为这些突发情况的顺利解决奠定了坚实基础。15日零点,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报到注册正式开始。前一夜,是境外嘉宾接待组工作最为紧张的一夜。五位英语专业的同学,全天轮流前往现场报到点,现场协助外宾引导沟通工作,最后一班的两位同学离开现场返回办公室时,已过深夜十一点。而留守办公室的其他同学也并不轻松,除了时刻准备着接听外宾紧急联络电话之外,还要即时跟进嘉宾的抵离信息更新,并通知组里负责安排接送车辆及相应礼遇、陪同志愿者的组员,及时交接一系列接待工作,以保证外宾顺利、安全、及时抵达相应地点。
从新鲜感十足到毫无头绪,再到沉下心来的有条不紊,互联网大会境外嘉宾接待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并不轻松,对于参与工作的五位同学来说,甚至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嘉宾须知、席签、礼品说明、致歉信、温馨提示、制证提示等共计逾两万字的多项翻译工作,千余名境外嘉宾信息的翻译、梳理、更新与整合工作,到每天的小组工作总结汇报,大家面对的,不仅仅是专业特长的运用,更是对耐心、细心的考验,甚至是对平时很少深入接触的办公软件使用技能的考验。而在工作之余,乌镇的秀美水乡风光、传统戏剧精粹云集的文艺表演、展品丰富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也在5位同学心中留下了充满亲切感的深深烙印。
“即便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中,组里的小伙伴们还是互相贴心地关怀着彼此。尽管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单位,但是这样并肩作战、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让我们的距离更近,非常暖心!”回忆起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工作,英语专业1301班的包新新依然记忆犹新。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朝气蓬勃的小梧桐”被世界所熟知;而大会背后、“小梧桐”之外,是万千工作人员的心血与热忱。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每一位,都是大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小小螺丝钉。正是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原本素不相识的工作伙伴们团结一心,以极强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乌镇峰会增光添彩。
扫一扫分享本页
上一篇
产学对接,合作共赢,打造国际化睿鹰车队
下一篇
公益人邓飞:我们跨界联合改变中国
新闻
学校要闻
综合时讯
学术科研
人物故事
大咖派
引路人
新青年
星光
菁菁校园
媒体聚焦
Previous
原图
原图
原图
原图
Next
1 /
2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