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公益项目发起人、知名调查记者邓飞来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我们跨界联合改变中国》的讲座。他表示,“教育公益界需要形成一个联合体,现在我们要联合更多团队,达成共识,为中国的孩子而奋斗。”

“做记者,用愤怒的办法”
讲座伊始,邓飞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早期从事记者工作时一些经历。他大三的时候开始做记者,在全省范围内跑新闻。他想学习美国的记者,写所谓的“黑暗新闻”,力图将社会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揭露出来。“之后我跑遍了中国的五湖四海,每一个地级市都去过,一共写了160多篇调查报告。”
邓飞在2011年初来到了四川大凉山,那里的孩子给他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每一个孩子都面黄肌瘦、身材矮小,据了解,是因为他们的伙食连最基本的填饱肚子都难以满足,更别指望能有什么营养了。邓飞开始思考,该怎样去改变他们的命运呢?“中国不缺一个写字的人,缺一个行动的人。”自此,邓飞开始将眼光放在公益事业上来。
“用一个记者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连接一切”
2011年微博兴起,邓飞便在微博上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示给全国的人民,并表明自己的意愿:想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集免费午餐。这个消息一发出,立即有不少网友积极响应他的号召,表示愿意加入到这个“免费午餐”的公益项目中。
“如果去帮助他人,全世界都会帮助我们。”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全世界流通,将每一个热心公益的人连结起来,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邓飞首先在网络上把钱筹到,这期间也受到过质疑:一个小小的记者能做多大的好事?邓飞表示,正是因为自己记者的身份,没有钱、权力,才能够更公平、正义地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
“从民间免费午餐到国家营养补助”
邓飞把钱筹集好之后,便直接和学校打交道。他要求学校将每一笔支出都明确公布,以确保热心民众的捐款切实用在孩子身上。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很快形成了模型。一群记者、大学生等志愿者开始滚起巨大雪球,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相继跟进,实现免费午餐全国大接力,如火如荼,令儿童饥饿困境进入社会和国家的视野。
半年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699个试点地区的2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不抱怨,先行动起来,做好模型,变革就会发生。”邓飞如是说。
“对资源重新配置,跨界联合改变中国”
此后,邓飞把视线放到更广的层面上来。他联合商业保险界,为孩子找到救命钱;联合制衣界,为孩子制作了御寒的衣物;联合政法界,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风险,让县里的政法干部亲自给孩子讲述防骗防侵害的知识;联合大学建筑系和建筑企业,给孩子建造流动宿舍;联合大学生支教团体,让每个城市家庭帮扶一个农村孩子,并给予农村孩子每人每年2600元补助金。此外,他还发起了“微博打拐”活动,联合热心网友,找寻失踪的孩子。
贫困地区因为资源匮乏,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当地,而选择去大城市打工挣钱,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邓飞希望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快快乐乐地成长。他与贫困地区的县委书记沟通,讨论如何将“公益流量变成商业价值”,帮助当地找到致富新路径。他发起了“e农计划”,把农产品变成礼品,承接城市企业的公共关系维护。此外,他还成立了“�螺学堂”,帮助县城里的年轻人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能够在本地安居乐业。
邓飞呼吁广大师生,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公益帮助的也是我们自己,它能提升我们的能力,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人物名片:
邓飞,男,1978年生,湖南沅江人。免费午餐和大病医保及心唤醒公益项目发起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度“全球青年领袖”、2014年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湖南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知名调查记者、2011年12月4日,邓飞获中央电视台“年度法治人物”,2011年12月26日,邓飞获百度等举办的百度搜索风云榜“十大焦点人物”,2012年11月,邓飞获健康时报举办的健康中国2012年度公益榜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3届EMBA学员,2013年12月,邓飞与李连杰、曹德旺等一起被评为2013“CCTV年度慈善人物”。
从业十年写下一百多篇调查报告,成为中国知名的调查记者。2011年转身公益,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先后发起微博打拐、免费午餐、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暖流计划、儿童防侵、让候鸟飞、中国水安全计划等多个公益项目,并创建“e农计划”社会型企业,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投身公益,在乡村儿童、乡村环保和乡村经济三个板块致力帮助中国乡村儿童获取基本公平和保障,支持乡村有尊严成长,尤其是免费午餐影响中央政府每年投入160亿元改善乡村儿童营养状况。在邓飞的倡导和实践下,“透明公益”、“人人公益”等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转型,自下而上助力社会成长,并联合政府、企业持续有效解决一个又一个重大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