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双翅膀,让你乘风飞翔;给你一双眼睛,让你放眼未来;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了解世界。
据悉,为了加强国际化教育,提升学院的综合办学水平,让更多学生能够走出国门,开阔眼界,感受国(境)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学院每年都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为期2-3周左右的学生短期境外交流项目。去年参与暑期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学生达到300人,今年更是达到了近400人的空前规模。各交流团返校后还召开成果报告会,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学习、交流成果。
暑期境外交流,给了城院学子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机会,也促使他们思考更多关于人生、关于梦想的话题。近日,又一批新的暑期交流团即将启程,记者特采访了几个学院传统的特色暑期交流项目,让亲身参与的师生们现身说法,回顾种种收获与经验,希望即将启程的同学们对未来的行程多一分准备,多一分期待;也让更多同学了解暑期境外交流,并积极参与其中,在交流中收获知识,在成长中增长见识。
教务部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交流项目
深度认识美国的体验之旅

到老年服务中心访问
在2012年充满阳光活力的夏天,教务部和外语学院共同牵头组织的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交流实践活动。20天的美国之旅,在游学过程中的每一个脚印,都写满了51位学生对海外的向往和领悟。
本项目由美国匹兹堡美中文化交流中心负责各项活动的接洽与组织,也是我院与匹兹堡美中文化交流中心的第一次与合作,中心派遣了5名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我院师生在匹兹堡的学习与实践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为我院师生特意制作了本次交流的文化衫,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匹配四个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行程计划。

谈到去年的美国之旅时,带队老师陈锋表示,在匹兹堡开展的项目定位是深度认识美国。因此,除了五次专题学习,一般的游览项目和参观校园外,还安排了和匹兹堡人民一起庆祝美国独立日、观看美国职业棒球联赛、访问老人福利中心和残疾人福利中心、体验美国家庭式的外出就餐、邀请乡村歌手表演互动等多种平民化的活动,让同学们对美国的教育模式、文化特色、养老医疗保障等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这51个同学都很优秀,大家来自不同的分院和年级,基本上都能独立地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陈锋回忆说:“在匹兹堡期间,非常特殊的一件事情是美国奥巴马总统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竞选演讲,美中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资深民主党员的身份,争取到了四张票。我们在同学中选拔了四名表现突出的同学去参加奥巴马的演讲,同奥巴马面对面,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同学们也非常大方,能够礼貌地和当地居民交流,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风采。”记者还了解到,这次的交流活动也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早报》还特意做了报道。在离开匹兹堡前的感谢晚宴上,匹兹堡市市长助理应邀出席,授予城市学院证书,并把匹兹堡市每年的7月9日定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日。
前十天的匹兹堡行是此次交流的重头戏,之后穿越费城、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的旅途对所有学生来说也是一场盛宴。白宫、自由女神像、百老汇大街、环球影城、华尔街、迪士尼乐园、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等,在体验美国的政治经济以及中美文化差异的同时,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美国这个世界强国的独有魅力。“以前我很少开口说英语,即便是在英语课上,也是以听为主,更别说是在平时花时间去锻炼英文水平了。然而,在这次美国之旅中,不仅仅在讲座上我们需要与老师进行全英文的沟通,而且过安检接受的是全英文提问,在飞机上要用英文来请求空姐的帮助,吃饭购物更是要用英文交流。”计算学院的黄舒感慨地说,“我最舍不得的还是这二十天的情谊。导游对我的提点、老师对我的照顾和关心,所有这一切都让我舍不得。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们的旅途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英语实践交流团不会解散,会一直保持联系,就像保持着彼此的友谊一样。”
商学院赴哈佛大学交流项目
开启全方位探索知识的教育之旅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是一所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其商学院案例教学更是盛名远播,曾培养出微软、IBM等一个个商业奇迹的缔造者。为此,我院商学院在2012年暑期选派了27位优秀学生赴美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三周的暑期交流活动,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世界一流大学的风采,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积累经验。
“在美国的第一站是在哈佛大学的四天课堂学习,名师课程让大家领略了美国的商业文化,切实感受了名校氛围。”带队老师潘玲玲告诉我们,“除了走访麻省理工、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外,我们还参观了一系列的博物馆,让大家充分感受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以及美国教育体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图书馆资源和博物馆资源。这些活动不仅对我们在了解美国教育体制方面很有启发,更重要的是对商学院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很有帮助。”
哈佛的课堂教学是整个行程的重点,所有学生最期待的就是聆听哈佛教授的授课。整个教学过程由四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来完成,授课过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老师会不停地提问,然后由学生回答,最后由老师或学生点评。考虑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中的两位老师还让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然后集体做汇报。在这种国际化的学习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热烈的课堂气氛给哈佛大学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1级财务管理专业的一位同学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种类繁多且规模宏大的博物馆,参观完之后让我领悟到了博物馆在知识学习与真理探索过程中的重要性。”她表示,从来没见过这么宏伟和高科技的博物馆。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不错的交流,不仅仅体现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上,更表现在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上。虽然大家都是商学院的学生,但我们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从开始的不认识,到在异国互帮互助,这些点点滴滴构建了我们珍贵的友谊。”她如是感慨。
美国之行的足迹已渐行渐远,但是美国教育的模式、名校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交流过程中培养的深厚感情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