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帮助辅导员开阔思维视野、拓展工作思路和明晰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水平,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辅导员发展协会于3月24日举办了主题为“传承优秀、延续精彩”的三代辅导员座谈会。来自浙江大学的钟为民、张永华、胡旭阳、王玲玲、颜鹂等五位学生工作线的前辈为城市学院的辅导员上了生动的一课。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党委副书记刘玉勇出席本次座谈会。
多看、多思、多想,加强理论修养
辅导员如何提高理论修养、不断完善自身?张永华和胡旭阳两位嘉宾就此问题进行了阐述。张永华主张凡事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经验总结上,而要提升到理论层面,每天通过思考来充实自己。要将工作难点、兴趣点和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从而达到教学相长。胡旭明认为要以师助人、以行带人、以情感人、以礼服人、以德引人,在加强理论素养方面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动力,多看多学,还要拥有批判的精神以及千回百转的冥想,多阅读和思考,反复琢磨,慢慢积累经验和知识。胡旭阳还指出,人生是单行线,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有所准备,多思考国家、国际层面的大事,并总结经验规律,并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有自己特色的方法论,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实在、快乐、自信,走进学生的心
在实践方面,各位老师结合亲身经历做了生动的阐述。钟为民在对学生工作六年的不断探求实践中,总结出辅导员工作的八字要诀――实在、爽朗、快乐、自信。他希望每个辅导员都要有以协会为家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并且参与到学校校园环境的营造。在个人方面,宏观上,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清晰自身发展的机会在哪里及存在的威胁与挑战,即明白“我是谁”;微观上,要坚持五心锻造,要树立爱心、细心、责任心、自信心、感恩心,总结成一句精辟的话就是“严当严处,爱在细微。”
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王玲玲从“走进学生的心”和“抓住学生的心”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她认为,辅导员要消除偏见,对每一位学生都准确定位,在细节中体会学生的性格喜好。同时,要与学生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亲近但又不一味地贴近,采取合适的方式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坦诚、互信、纯洁。
颜鹂则指出,辅导员是青春的导师,辅导员对待工作要有气场,要有“范儿”。辅导员付出的并非仅仅只是家长般的关怀和爱护,更多的是对学生信念、精神的引领以及足够的爱和细心,当然前提是要完全融入学生的世界,坚信“真、善、美”的存在,相信辅导员工作的恒久与伟大。三位教师一致认为,要以自身的修养及语言表达方式、沟通方式来言传身教。
勤奋、慎思、积累,实现自身价值
对于五位老师能够在百忙中莅临学院指导辅导员工作,刘玉勇表示感谢。他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学生也在改变,对辅导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工作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体现在能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有怎样的收获;而在人生价值上,则是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以及专业积累,只有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历练积累,方能受益终身。
胡礼祥对辅导员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明确辅导员这个职位的真正的价值所在,甘为人梯,善为人师,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二,培养对工作、对学生的兴趣。了解每个学生的强项和弱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在兴趣中培养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第三,培养自身特长,只有培养了专长并加以好好发挥才会有成就感。第四,珍惜光阴,多开展团队学习、研究性学习,充实自己。要学习古训,以及哲理性的思辨,不断归纳总结;同时也要学习时代化的语言,和学生拉近距离,从而更好地进行工作。
人物名片:
钟为民――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副院长、人武部部长钟为民
张永华――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党委书记兼副主任
胡旭阳――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王玲玲――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
颜鹂――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