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走国际化道路,促会展专业建设
发布时间:2011-03-28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在很多学生眼里,年轻有为的张健康不仅仅是“最喜爱的老师”,更是他们学习和奋斗的榜样。

    张健康,浙江东阳人,副教授,传播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浙江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告学系主任,会展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社会兼职为《杭州会展》杂志执行主编、《会展财富》杂志特约编委、《澳门展贸》杂志特约顾问;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会展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传播学会常务理事。目前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大学(简称UNO)进行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前段时间,张健康一下成为浙江的名人,省内多家媒体报道了他。因为他和股神巴菲特在美国共进午餐并进行交流。趁张健康中期返回国内“探亲”的间隙,记者访问了他,和这位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进行了近距离交流。谈起巴菲特,张健康对于“意外地”亲密接触巴菲特还是有点兴奋。“巴菲特是一个智慧长者。他可以从很小的一件事情讲起,由点及面,继而滔滔不绝。”他说,“在谈话中,巴菲特把很多问题放置在‘中国影响’的话语下进行阐述,譬如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美贸易、人民币升值、能源、环保等,并且对中国的发展非常看好。”  

    学习美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张健康在美国参加了各种由UNO传播学院、UNO甚至是奥马哈城市主办的各种活动。不论是哪种交流方式,其实就是中美文化间的交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美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他说。 

    《传播学》、《跨文化传播》、《传播研究方法》、《新闻规范与自由》是张健康在过去半年交流期间所学的四门课程。“听课是一项基本的交流活动,”他说,“与国内课堂有所区别,美国的课堂以小型演讲的形式开展,通过课堂交流,我也积极地把中国新闻传播的理念、现实情况传播出去。” 传播学院相关会议也是张健康老师的一项“基本功课”,会议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学院事务安排、研究生教育工作等,他通过参加会议,真正了解国外的大学在做什么,其中有怎样的理念和想法,然后将这些先进理念运用到未来国内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上。 

    张健康看到国外的很多友人对中国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几十年前,他认为把不断发展中的中国传递给他们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在介绍过程中,他会倾向于浙江甚至杭州。去年十月,UNO组织国际学生开设影展介绍本国的文化。这是很好的契机!他连忙通过因特网和城市学院的老师学生联系,收集素材,最后以公共自行车为切入点,反映杭州人民幸福生活的组照在影展中受到欢迎。他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这个窗口认识了杭州和西湖的魅力。

    确立会展教育在国内专业的地位

    张健康是中国会展产业十大理论人物之一,也获得过中国会展教育人物奖。张健康介绍说,在国内,会展经济与管理还算是一个刚刚起步、新兴发展中的专业,各高校正在努力建设、发展此专业,想要在此领域开拓自己的领地,使得会展专业正处于群雄逐鹿的状态,竞争十分激烈。而在美国,会展专业设置遍地开花,十分发达。除了高校之外,行业协会等也是美国会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学院会展专业建设的现状,张健康认为,学院在40多家本科层面的院校中位于前列。2008年学院获得了中国会展教育优秀院校,近日又获“2010年度中国会展教育优秀奖”,标志着学院的会展专业教育得到了行业权威机构以及同行同业的充分认可。作为专业负责人,张健康在UNO传播学院访问学习,一方面需要对城市学院会展教育的总结和反思,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院十二五规划对学院未来会展专业发展进行适应国际潮流的创新规划和设计。

    在交流期间,他对美国著名会展院校的会展课程体系作了一定的考察和研究。结合美国模式的会展教育,张健康提出:借鉴美国会展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开放性,结合会展业的综合性开展“大会展教育”办学;借鉴乔治华盛顿大学会展教育特点,引进大型活动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借鉴美国会展教育培训形态,致力于推进会展培训的有序有效发展。借鉴美国会展教育多媒体辐射的形态,联合其他高校开展远程“专升本”教育。在美国近半年的交流学习,张健康深切感受到,美国高校通过远程教育输出自己的会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自身的影响力。城市学院在这学期也在开始做类似的尝试,联合浙江大学、浙江经贸学院、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一起办会展专业专升本的远程教育。“这不仅是在输出浙大城市学院的会展教育,更是确立学院会展专业地位和发挥影响力的过程。”张健康兴奋地说。  

    教育国际化根本在于“教师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城市学院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张健康对此也颇为赞同。他说,城市学院未来的会展教育要在国际化层面上办学,站在国际平台上,关注会展专业前沿资讯,了解领军会展业的先进理念和做法,运用到自身的会展教育中。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的国际化是个人的,而老师的国际化不仅能教授学生,更能为学校留下可持续的资源。”张健康认为,学院国际化的核心应该是教师的国际化。特别是70后的教师,加快留学步伐,拓展国际视野,一定要能够站在国际的视野上开展教学和研究,这样城院的未来才有希望。

     教师国际化和专业教育国际化在张健康以及他带领的会展专业建设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除了近几年20余次往返港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之外,他还率队赴德国参加会展考察和培训,通过对德国会展模式的借鉴,在城市学院建立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型会展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驱动”,不仅锻炼师生,而且获得教学案例和改进教材,推进在会展教育中教师和教材瓶颈的解决。这种模式的教育改革,在国内会展教育中成为了一面旗帜。

    在美国交流期间,张健康开始着手关注和研究美国热门的研究领域“健康传播”(Healthy Communication)。他打趣道:“这是一个和我名字紧密结合的热门研究领域。”健康传播是以大众传媒为信道来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美国,这已经是一个深受政府和公众欢迎的研究领域,但是在我国还尚未起步,却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面临着巨大的需求。   

    经常有人问张健康这样静心执着地做学问是否觉得辛苦。“戒除浮躁,长程专注于某项事业,就可能走出成功的道路。其实我并没有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而是我在自身学业上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而已。”张健康说,“与巴菲特会面时他也说过‘时间资源是终极资源,要靠时间去投资理财和成就事业’。”张健康进一步解释道:个体的生命长度即时间是基本公平的,决胜的关键在于你对时间的分配,而持久力是取胜的奥妙所在。专注于你的工作和学习,只要有了坚持足够的时间长度,那么你就会是胜利者。建设会展专业亦如此,学院会展专业志在长远,而其建设同样需要速度基础上的足够的持久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