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有些同学在毕业时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活,感觉好像什么东西都没学到,有的同学胸无大志,虚度光阴,直到有一天在填写就业简历时,才惊恐地发现四年的经历竟然填不满这一纸空白,直到被用人单位一次次地拒之门外后,才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后悔都为时已晚。“大学四年到底该怎么过?”,新学期开学之前,城市学院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原浙江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董事长潘云鹤院士,希望老校长作为“过来人”的建议,能引起大家对于大学生活和自己的未来规划有更深刻的思考。 志向远大,追求卓越 大学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她是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分水岭,她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大学生,必须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么如何规划呢?第一步就是要确立远大的志向和追求卓越的心态。城市学院作为全国独立学院的“领头羊”,这里的学生应该个个都有属于自己的雄心壮志,应该都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抓紧时间,为自己选定未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人生可能平淡无奇,但如果你有鸿鹄之志和勇于超越自我的勇气,那么人生将会是另一种状态。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在今后出类拔萃,但起码有目标就有方向,只要你能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即使没有成功,也会受益匪浅。
脚踏实地,刻苦学习 在拥有远大的志向后,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刻苦学习。
从小学到高中,很多同学都是在父母老师的“高压政策”下一路走来,他们认为到了大学就可以彻底解放,于是便开始自我放纵,整天沉迷网络,成绩一塌糊涂。其实并不是这些人技不如人,而是过于放纵自己了。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大学生也不例外,要想学习好,勤奋是关键。
学习不能带有功利,必须踏踏实实,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状态是无法增加你的知识储备的,只有每天对知识进行回顾梳理,会深层次思考的同学才会拥有深厚的知识积淀,这些资本将使你受益终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天道酬勤”,勤奋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能忘。它不仅在学生时期需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同样需要。有些人因为在年轻时候没有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年纪大了,稍有成绩就会放松,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大学生,应该在学生时代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做到一生不断与时俱进地学习。
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其他能力素质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大学校园中的各种活动为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些同学认为不当学生干部无所谓,大学四年没有“一官半职”,其实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参加社会工作我认为不无裨益,它能锻炼大家的组织、社交、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与奉献精神。大学的学生干部不比中学时,都是老师告诉你步骤,然后只要传达就可以了。大学的学生干部需要自己独立组织活动,从策划到资金来源方方面面都是学生独立完成,这就非常考验人。终有一天,你们将走向社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应对自如,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学院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我早有耳闻,学院给了学生足够的锻炼机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唱主角”,新闻中心由学生操作,这些我觉得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非常有利。
扬长避短,发挥特色 城市学院的学生正如他的校名,很好地体现了城市人的品质。你们的学生视野开阔,综合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很不错。因此你们必须充分发挥特点,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完美地展示,只要发挥好特点,要想成功其实并不难。
记者手记:
在采访中,潘云鹤老校长始终面带微笑,采访结束后,他还托我通过学院媒体向全体城市学院学生问好,让我觉得没有丝毫的距离感,感动之情顿时油然而生。作为长辈,他亲切自然;作为师长,他严格教学;作为学者,他踏踏实实。因工作调动,潘云鹤老校长将告别母校。此时此刻,我将心中所有的崇敬与不舍化作对老校长的祝福:衷心祝愿潘云鹤老校长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