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城市学院院长书记致2006级新同学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06-09-01 信息来源:城院新闻中心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长 王立人教授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 胡礼祥教授

              王立人院长胡礼祥书记致2006级新同学的一封信

亲爱的新同学:
    
    你们好!
    
    在收获的季节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迎来了3300余名本科新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们为你们的到来倍感高兴,校园也因你们的融入而更具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们谨代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和行政、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欢迎!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 1999 年 7 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是全国首家按新型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被誉为全国独立学院的办学典范。
    
    城市学院继承和发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倡导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为育人理念,全力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本科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为社会奉献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同学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决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和选择;未来也必将证明,你们选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完全正确的!
    
    在同学们开始大学学习生活的时候,我们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志存高远,追求卓越。60多年前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对新生提出了两个著名问题“到浙大来干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所有浙大人也是城院人特别是每届新同学要永远思考的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成为这样的人才是每一个城院学子应有的抱负和追求。新同学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远大理想,争创一流成绩,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第二、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同学们进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习,面临着新的发展目标和更加艰巨的学习任务。大家要明确地方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和城市学院在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和教育改革方面的有利条件,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主动学习,勤于实践。要积极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重点培养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希望同学们把握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踏实走好大学阶段的每一步,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三、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当今社会,全面发展既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干成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同学们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一定要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培养良好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培养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的挑战。
    
    同学们,“城院人”继承着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浸润着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让我们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设成为名牌教学型大学,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实现人生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
    
    祝同学们学业进步、身体健康!
 
                                                   
                                                  院    长   王立人 
                                            党委书记   胡礼祥
  
                                                  2006年8月31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