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 对高校教师责任的认识
■ 计算学院 周苏
孔子曾经提出过不少至今仍然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本思想,他认为“有教无类”,非常注重因材施教,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长都很了解,并且要求学生把学和思、学和行结合起来。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才有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但是,扩招也使大学教育教学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精英教育急剧转变为今天的“大众化教育”或“普及教育”,我们原本熟悉的“刻苦钻研”和“自觉努力”的教学氛围也渐渐缺失。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随着长期在独立学院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学习氛围的变化主要缘于学生结构和学生对象的改变。一味悲哀着学校学习气氛与以往的不同和很多学习传统的丧失,不仅与事无补,也不利于对学生的正确理解,当然也不能营造培养当代社会精英的良好环境。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教育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积极调整和改革。
认识“有教无类”,对于教师来说,就要真心地爱学生,真心地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由基本的对岗位和对学生的“爱”为出发点,去理解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亦即:要尊重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和认识学生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群体的认知习惯来设计、调整、改变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建设新的、更加积极的良好学风。
《论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释读>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做呢?”孔子说:“父兄尚在,怎么能听到了就立即做呢?”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立即去做呢。”孔子说:“听到就做吧。”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要与父兄商议;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可以立即做。这令我觉得迷惑,请问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他进取;子路勇于作为,所以要他慎重。”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 孔子研究人的方法是以承认人与人的存在差别为前提的,但这种差别也是人为的,而且是可以改变的。
孔子的教育观点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精神。从“教书”来讲,就是要培养有能力有学问的贤才;从“育人”来讲,就是要塑造理想的人格。孔子不把“圣人”作为教育的目标,而把重点放在培养君子人格上。在《论语》中,孔子所描绘的君子是仪表端庄、崇德向善、慎言敏行、学以致道、善于交际、爱才惠民、安贫乐道的人。在孔子那里,君子的标准可高可低,高到德、才、智全面发展,低到能具备某些优点就行了。君子既要求完美,又不尽完美。孔子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就是在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正因如此,今天,我们把“因材施教”作为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专长,通过因材施教,使广大学生成为各方面的“贤才君子”。在应用型院校的教改进程中,高职高专之注重于“实训”,独立学院不断加强其“实验”环节,正从大的方面实践着“因材施教”;而另一方面,我们不同专业的教育模式、课程规划、教学设计、考核测评如果也能体现这一原则,那实在是学生、老师乃至社会的一大幸事!
在实践本科教育质量工程的今天,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将更有新意。而我,借“写”的机会学,借“学”的机会思,借“思”的机会而寻求成长,快哉。
谈谈学生的责任感
■ 商学院 李莹莹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责任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学会而且应该承担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做事负责,培养在校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董建华先生曾强调过:“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不难想象,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然而,我们生活中仍不乏存在缺少责任感的现象。我们有时出于自己情况的考虑,而太随意地缺席原先说好的活动。这不仅对主办方的活动进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更是缺乏责任感的体现。作为大学生,我们常常为找不到实习单位而烦恼,可当学校帮我们联系好实习单位时,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最初,我们常常满怀激情与好奇,可是经过几天的工作奋战,我们的热情消退了。有时机遇或许来的太容易了,我们不懂得珍惜,可是我们在这过程中忽视的又何止是实习机会,更是我们应担当的责任。我们学生当中更是存在着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现象,有的沉溺于网络而无法自拔,有的丧失诚信而考试作弊,更有甚者将自己的毕业论文一拖再拖……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的誓言,忘记了我们入校时的雄伟壮志,我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每个人一出生,就承担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生命本身,就是责任。责任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责任是任长霞一生献给公安事业,捍卫正义与安宁;责任是勇者的担当,是志者的抱负。
愿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我们的学生责任感;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