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故事 - 引路人 - 正文

引路人

陈绛平:做一名“参谋”,与学生知心交心
发布时间:2017-10-17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对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陈绛平老师来说,“教书育人实是人生的一大快乐”。他,初见严肃,其实和蔼可亲,愿意和每一位学生分享自身的经验,如一名“参谋”,甘当绿叶;他,初见传统,其实紧随潮流,在网络盛行的时代丝毫不落伍,幽默风趣,愿与学生“打”成一片。

从小对商科就很感兴趣的陈绛平,80年代就带领同学在浙大食堂内卖冷饮的窗口销售橘子汽水,也曾到棒冰厂批发过棒冰让同学到宿舍进行销售,大四时还为校办工厂推销过仪器。“我的一位同学创办企业已经非常成功了,聚会时还和我开玩笑地说我是他的商业启蒙。”陈绛平在谈起成为一名大学商科教师的初衷时笑着说,“我也在许多企业做过营销工作,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适合扮演‘参谋’的角色,而不是做‘主帅’,所以我就开始教书了。”

为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陈绛平非常注重育人工作,从班主任到建立学生团队,他始终强调要要树立正气,从正能量方面加以引导,及时制止一些不好的苗头。他所理解的教师,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的媒介,更应该是一名助力者,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在市场营销的课堂上,陈绛平会举出“迪卡侬”这个目录杀手(美国对一种特别大规模的新型专业店称谓,这些店非常大,顾客可以在每一个商品目录中找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阿迪达斯”等专卖店来进行对比,会对各大超市的数据进行分析,会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新产品的开发创意,会简单易懂地将“痛点”解释为消费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将“痒点”描述为消费者的欲望……陈绛平总说,大学不仅是一个获得知识的场所,更是思想火花互相碰撞的平台,“我曾经在课堂上讲到一个期货估值的公式,就直接在课上和学生开始讨论,在黑板上进行简化、演算,结果竟然得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式,真是太惊喜了!”就像四色定理是师生之间思维交流而产生的结果一样陈绛平表示大学应如此,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让所有人都置身于热烈的讨论当中。因此,他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格局不一样的教室里上课,让56名学生围坐在一起,方便他们讨论,这一举措缩短了所有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

陈绛平有一个名为“捷克军团”的导师班,优秀学子云集,他们或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出国深造,从军团中走出,又为军团增添了一份荣誉。被问及“捷克军团”这个名字由何而来时,陈绛平笑起来有些狡黠,“捷克军团?那是因为我的英文名字是Jack(杰克),在输入的时候打错字了,后来就一直没改回来。”时至今日,“捷克军团”已经开办了10次夏令营,从校内企业家座谈交流和校友讲座中,他们汲取他人经验,展望自身未来发展;从各种素拓活动和社会调研中,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社科知识,体味人间百态,收获满满。


今年8月,陈绛平带着“捷克军团”学生们来到2010届旅游管理专业校友丛东日创立的守拙园生态农场进行夏令营。他们此次作为工作人员,生活在守拙园生态农场下的樱桃园生产基地――抱朴山庄,简朴的小木屋、无数的飞虫蚊蝇、多人式的大澡堂、没有网络、极大的昼夜温差……这些都让很多同学都无所适从,但是陈绛平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共同克服艰苦的条件。国商1502的曹雪青回忆道:“有一次很晚从威海刘公岛回来,我们还没有吃过饭。在准备煮饭的时候,厨房里没有点灯,而且那时我们刚来没几天,还不会生火。陈老师就打着灯,帮助我们生火,折腾了很长时间。”最终,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们认识到有机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曹雪青说,学习调研中的陈绛平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替学生们把好每一关,而生活中的陈绛平则很亲切,像父亲一样,为学生们着想。


在玉环家族企业调研

陈绛平还特别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他带领的团队已经完成了2项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多次获得省级竞赛奖励,完成了许多大学生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过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奖;有20多位同学在他的指导下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了中英文论文,有4位同学在国际学术会议登上讲台,面向台下的专家教授宣读自己的论文,受到广泛好评。

学院2012届工商管理专业提前一年毕业的李骅,目前于浙江大学攻读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研究生,她曾在2011年暑期时与陈绛平合作完成关于杭州公共租赁房需求的调查报告。“陈老师十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毕业时,老师曾让我先去社会上闯一闯。虽然最后并未选择这条道路,但是我选择在自己的学术领域进行创新。”对李骅来说,陈绛平是她创新路上的引路人、引导者。一篇好的论文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素材,还需要有独特的主题、有逻辑的分析与解释。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李骅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发现了许多的新颖的切入角度,并最终顺利完成了论文。陈绛平还在写作方面给予了她许多指导,比如如何进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以及统计方面应用等。

“首先,同学都已经是成年人,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有更多的责任去帮助学生成长。其次,相比教书,我更看重育人。在教书方面,我不是最好的,但在育人方面,我有属于自己的方法。我想让我的学生能在优秀的环境中受到正能量的熏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都是有惰性的,而我作为老师,应该时刻提醒同学,带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我虽然是一名老师,年龄和同学们的长辈相仿,但我把学生当做朋友看待,真正做到知心交心。”陈绛平这样说。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