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电分院,有一位总是挂着明媚笑脸、温柔又有气质的女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不断摸索教育方法,诲人不倦。
进入学院的十个年头,她用她的热情带动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探寻知识,不断开拓创新。
她就是李艳君教授,曾获评杭州市优秀教师、魏绍相奖教金优秀教师等荣誉,她用她的“闪光言行”感染了不少人,也激励了不少人。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在学生的印象里,李艳君永远是那个带着和煦的微笑上课、指导学生的女老师。她的细心、耐心和热情犹如春风化雨,默默在一代代信电学子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提供帮助和支持。
专业课的内容总是枯燥而乏味的。面对连篇累牍的专业名词、概念、公式及计算,多少学生望而生畏。李艳君主讲的《自动控制理论》《系统建模与仿真实训》《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科技英语》等专业课程自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何寓教于乐,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李艳君一直在思考。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教学实例之后,她发现,利用生动形象的案例阐述专业概念及原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接受和记忆新知识的效率。因此,她在每节课前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搜集合适的案例,尽量做到将专业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合在案例中,在降低课程难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李艳君始终认为,上课氛围太过严肃会压抑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探索的兴趣。因此,在她的每节课上,学生们都能看见她的微笑。她的课堂氛围永远轻松、愉快、充满创造力和活力。
闻道授业、因材施教是李艳君在教育教学方面一直以来的信条。因此,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优势与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实践教学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她一直以来的目标。通过她的引导和努力,在“人工智能+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方向,学生已经开始自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及研究氛围。
“和蔼”的她也是一位严师,在专业学习方面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绝不放松一丝一毫。她以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带动和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要有迎难而上信心和决心,要肯下功夫,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实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李艳君在指导学生科研竞赛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她的指导下,信电学院的学子在浙江省“挑战杯”、新苗计划、智能汽车竞赛和机器人竞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基于采样输出调节的多逆变器网络平台实现”“基于输出调节的逆变器控制”等项目荣获校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多项,多篇学生论文的发表也得益于她的指导。
荣誉见证了李艳军君老师的付出和努力。为了培养国际视野,她曾赴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进行国际化课程教学能力培训。她参与了市级精品课程《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建设项目,曾获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院级一等奖(排名第2),多次荣获教学质量一等奖、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指导教师、“杭州市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魏绍相优秀教师奖”和“优秀班主任”、“院级先进工作者”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精益求精 密益加密
作为一名学者,李艳君的认真细致和勤奋踏实在信电分院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如网络化动态系统的同步与协作理论与电力系统新能源微网有机结合,现有先进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等领域,她力求不断深入、精益求精,曾赴悉尼大学“未来能源网络中心”、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进行多次交流学习。
她曾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2项,市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创新项目1项及企业合作课题;曾参与完成国家863、国家973、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收录30余篇;获国家专利发明3项。同时,她还担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院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智能系统”院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浙江省“十三五”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杭州市131第一层次、浙江省新世纪151第三层次人才梯队,任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她还在《Automatica》、《自动化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及中国控制会议等学术期刊任审稿人。
求是创新 砥砺前行
多年来,作为自动化系主任、“自动化品牌专业”负责人的李艳君一直秉承求是创新的理念,不断思考及探索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方法和发展道路。
为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她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外学科交流及项目活动。对学科建设中的一切困难,她从不退缩,力求以自己的踏实勤奋为将信电分院打造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基地、市重点学科不断努力。
李艳君对于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也给与了极大的关注。青年教师代表着学院的未来,青年教师的科研和发展决定了学院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她都尽自己所能给与帮助,力求为青年教师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无论何时,无论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李艳君总是谦逊地表示,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今后要继续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锻炼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敏锐洞察力,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及科研项目做出自己的贡献。
桃李不言,润物无声,李艳君的一言一行早已如春风化雨,默默影响和鼓励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不仅是学生眼中最可敬可亲的师长,也是同事心中最可靠的伙伴。她的认真、勤奋、负责和踏实犹如磬石无声,在信电分院一步步前行的路上留下坚实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