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平坦大道,也有崎岖小径,医学院陈莉老师凭着对教育管理岗位的深深热忱,十六年来始终站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犹如一颗螺丝钉,默默地践行着岗位的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勾勒出一幅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美丽画卷。
在城院工作的十六年中,陈莉先后获得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5—2006年度、2015-2016年度 “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浙江大学第十四届“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2008—2009学年城市学院学生助理优秀指导教师;2009—2010学年城市学院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012年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从2002年8月到校至2018年4月在城市学院十五个学年考核中共计获得10次学年考核优秀,5次荣获城市学院院级先进工作者称号,且2次被评为城市学院优秀班主任。
立足本职,兢兢业业
爱岗敬业、认真细致、严谨踏实、待人真诚是陈莉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作风与为人处事之道。十六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分院的工作部署,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事业心勤奋工作。陈老师在工作中通过学习、思考、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对项目繁杂且政策性、时效性较强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井井有条。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从基础性统筹工作再到各个环节的落实,都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她熟悉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所有流程,在工作中能够结合实际有效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沟通,并积极想办法处理。
一直以来,陈莉都以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学院和学生付出。由于分院兼职教师较多,管理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不论是中午休息还是下班在家,只要学生、老师来找,她总是尽心尽力解答。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老师,只要提出需要的一些资料数据,她总是能不厌其烦,及时地提供帮助。勇于承担重任、与同事通力协作,较好履行分院教学教务管理工作职责是领导和同事对陈莉的评价。
曾经一对母女来到教学办要求撤回转专业申请(转专业名单网上已公示完成,其文件已签发待上网),但根据相关规定,办公室老师告知无法撤回。母女俩述说着理由,一来二去,情绪很是激动。陈老师一看,及时请母女俩坐到自己身边,一边安抚情绪一边详细了解事情来龙去脉。通过学生自述、家长需求、电话联系班主任以及上级职能部门,在充分理解对方意愿的基础上,站在对方角度帮助学生分析性格特质、职业规划,有条有理地帮助解释学校关于转专业政策。经过一天的沟通,成功说服母女俩接受事实并愉快离开教学办。
此事处理结果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的肯定。同事感叹到:“一对怒气冲冲进来的母女经过陈老师交流,居然开心地离开,最后还邀请去她家乡玩,佩服!”陈莉说:“政策是死的,可人心是有温度的,理解他人并态度诚恳地说服对方,虽然耗费一些时间,但能让大家满意,一切都是值得的。”教学办是汇聚学生退学、试读、成绩、毕业、学位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以及教师教学考核的管理部门,更是要理解透彻政策,倾心听取学生、教师述求,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积淀小爱,传递大爱
作为护理2004级2班、临床2010级2班的班主任,陈莉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班级动态、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对班级管理的可知与可控,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调动其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在任护理班主任期间,陈莉就像母亲一样,事无巨细地关心班级学生的生活琐事,对她们的错误也毫不客气地指正批评。虽然学生当时不太理解,但毕业后联系更多的却是这些曾被“批评”过的孩子们,说是要感谢老师曾经对的教育和帮助。
欣慰的是,毕业时,护理全班同学26人,100%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省计算机二级考试,毕业率、学位率均为100%;临床全班同学31人,96.77%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100%通过省计算机二级考试,毕业率为96.77%、学位率为93.54%。每每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自信地走上工作岗位,陈莉的心中总是充满着喜悦。
贤妻良母,任劳任怨
陈莉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不忘家庭的和谐建设。秉着“邻里和睦,家庭和美,尊老爱幼,科学教子”的理念,崇尚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并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因爱人工作较忙,陈莉在家更多地承担起小家庭的建设任务,做到夫妻恩爱、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被周围同事、亲朋好友们誉为“贤妻良母”型的现代女性。
陈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岗位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关爱、对家的奉献深深打动着身边的人。她用心中的大爱践行着一位师者的承诺——为人师表,管理和服务育人,爱学生,爱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