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故事 - 引路人 - 正文

引路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生心目中的“杜姐姐”: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发布时间:2019-08-29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杜鹏英,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指导教师,杭州市市属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学院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2003年至今,杜鹏英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已经工作了15个年头。在这15年中,她一直以一颗热爱工作感恩生活的心锐意进取,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她把工作当作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享受着作为教师幸福。

  

  心中、不懈探索、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杜鹏英时刻将教书育人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钟爱教学、关心学生。她深知身为教师,只有不断在教育教学方面探索创新,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学生。工作伊始,为了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她先把自己当做学生,听了不同老师讲授的8门课程,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角色中体会和思考教学的方法。从教以来,她不断参与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先后赴新加坡、新西兰和美国参加国际教法培训。对她来说,每一次的交流都意味着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思路,意味着课堂里新的活力。

  在教学中,杜鹏英不断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教材编写,为使学生能够拓展“治学之道”的大视野而努力。课堂教育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三尺讲台是教学的舞台。她始终谨记“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雕琢”,翻转课堂、项目、问题式教学、在线课堂建设和实践等等她的课堂总是花样翻新趣味盎然。随机提问、随时测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她都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力求让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浸入到教学中

  不仅在课堂上“折磨学生她在课后也通过多样化的任务鼓励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掘自己的潜能。为了及时与学生沟通,无论是微信、QQ,还是邮箱、在线平台,只要学生有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回答

  因为热爱,所以热情。杜鹏英在教育教学中的付出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她先后获得2006年学院第二届“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1年“杭州市优秀实践指导教师”称号,2013年“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称号。此外,她曾3次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近5年连续获得教学质量一等奖9次,优秀实践指导教师2次。她还先后主持或主参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1项浙江省教改项目2项、市级精品课程2项、地厅教改项目3项;以副主编或参编身份参编并出版教材7部;主持并获得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尽职尽责搭建良好平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杜鹏英深知,除了教书育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探索未知区域、研究前沿问题,为学院科研实力和学科建设做贡献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在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专业技术领域,她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不怕困难,敢于探索,2013年入选杭州市131二层次人才,先后主持或主参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地厅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近20篇,EI收录9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

  为了将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4.0等最新技术引入学院科研和教学,她没有任何软硬件条件的情况下跟踪自学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达一年之久。为了克服实验设备缺乏的问题,她想尽办法利用其它平台的设备进行实验和探索在缺乏专业指导和调试的情况下一步步摸清相关技术和方法。这期间母亲病重,爱人在外地工作,面对家庭的重负和日常工作的压力,她仍然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坚持这项“分外”的工作,最终在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下掌握了相关技术,首次在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开设工业机器人课程课程开设时,出于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刚刚经历了丧母之痛的杜鹏英依旧坚持和同事一起投入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

  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进一步把先进的知识带入课堂,杜鹏英又致力于从零起步,建设工业4.0实验平台。为了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她抓住一切机会、利用能够接触的所有资源进行自学。企业学习、社会培训、学术交流,只要是能了解到相关知识的平台,就能看到她的身影学校分院的大力支持杜鹏英负责工业4.0实验平台项目的建设作为教育部产学对接项目的延伸和开拓在建设过程中,无数次的高校、企业调研、论证和方案设计,一遍遍一次次和企业、相关人员、团队老师的沟通协调,实验室内容和布线方案设计、采购招标、调试、培训、学习、教学设计、资源建设一系列环节都凝聚着杜鹏英和同事们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亦师亦友全心全力做好管理服务和育人工作

  除了教学和科研,杜鹏英还一直为分院的管理服务工作默默奉献。从教学秘书、系副主任、实验中心副主任、副院长现在的党委委员、支部书记,每一份工作尽职尽责

  她把这些工作视为磨炼修养、锤炼心智,了解和思考教育教学工作的宝贵机会。作为班主任,她善于从学生老师角度上多维思考,细心观察学生动态,采用激励教育的方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她真诚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学生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6次“优秀班主任”称号。作为学生科研的指导老师,她常常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她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国家科技创新项目1项浙江省新苗计划2项、学生科研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此外,她还先后获得4次“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次“学生科研优秀指导教师”、“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

  这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杜姐姐”,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事业家庭先进工作者。杜鹏英常,自己的工作微不足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通晓“事物之理”的大智慧是她最大的愿望,也是作为教师一份特殊的幸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