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声屏剧社2015年毕业大戏《枪,谎言和玫瑰》于6月12、13日在图信报告厅上演。在这部剧中,男主角、女二号等大部分主要角色都由大四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来饰演。
这部剧改编自孟京辉的作品《枪,谎言和玫瑰》,原剧作为俄罗斯艾尔德曼的《自杀者》,是一部思考关于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的讽刺喜剧。主人公波谢卡尼克夫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自私、空想,被生活的压力折磨得体无完肤。他于是抱怨:“还想要我怎么样,要我去死吗?”一句戏言,在家庭成员关系的断裂、公共住宅虚构的集体生活里被放大。很快,整座大楼都听说波谢卡尼克夫打算自杀。于是各界人士希望通过他的自杀来帮助自己获得利益。这一可以引发人们关注的公共事件,开始成为各界人士抢夺的“稀缺资源”。
“我发现我活着是为了死亡,这是多么可笑啊。”饰演波谢卡尼克夫的郑宇洋在舞台上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愤懑。
然而,声屏剧社的成员们更想要借主人公波谢卡尼克夫内心的迷茫来反映大四学生走出校园以后即将面临的迷茫境地。在校园里的时光总是自由无拘的,但步入社会之后,势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声屏剧社通过这部剧想要传达给大家,无论是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还是在校生,希望大家能够保持自己心中的美好,不忘初心,不被纷繁芜杂的外界所改变。
来自声屏剧社的梁崇洋是这部剧的副导演,他表示这部新剧是声屏剧社历史上的第一部“半原创”作品。没有视频等音像资料可循,他们只有在现有的剧本上进行了改编,摸索着编排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从灯光到视觉效果,都是反复推敲。这部作品给了演员和导演们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他们甚至自己制作道具,用从二手市场上淘来的木料板材,一点一点地完成每一件道具。梁崇洋笑着说,自己虽然是副导,但也常常去敲钉子。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暴力美学,整个的舞台设计是乱中有序,再逐渐杂成乱中无序,演出的过程中通过摧毁道具来表达剧中纠结的情感,最后仅留下一束完整的玫瑰。导演们也希望带给观众的是强烈的震撼力与视觉冲击,让观众产生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有着荒诞喜剧的风格,主角一心求死没想到最后却被人利用,而也从中体现了社会上其他为了权力争锋相对的人丑陋的面孔。” 来自工业设计1301的壮昊磊表达了看完这部剧的感受。
声屏剧社作为学院艺术总团下的话剧分团,自2002年创立以来,一直秉承着“自由、崇正、至美”的理念。在徐娴老师的指导下,剧社每年都会推出优秀的作品。作为一个学生社团,声屏剧社没有任何商业化的元素,所以孕育出的每一部剧都很纯粹,每个成员都没有任何金钱上的收益,但对他们而言,最有意义的收获就是灯光、掌声和观众的支持。现任社长潘园月表示,“声屏剧社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很多的心融合在一起,对于演戏,大家在一起探讨,在一起学习,很温暖也很有归属感。希望今后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大家都能够始终保持一颗纯粹的心,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