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触碰灵魂,感受话剧之纯粹美
发布时间:2015-06-01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恋爱中的犀牛》剧照

  话剧,相对于中国的戏曲来说是舶来品。它在这百年的浮沉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ZUCC,也有这么一个话剧社,它的名字叫声屏,它留给每一届毕业生的记忆同样鲜活璀璨。话剧亦是一种浓缩人生和社会现象的艺术。一个小小的舞台,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平实的语言,每一种形态都拥有着艺术的成份。而声屏剧社,就在这声音与屏幕间触摸话剧的灵魂,感悟人生。

  声屏剧社是学院艺术总团下的话剧分团,成立于2002年。如今,剧社规模发展庞大,主要由一名团长和两名副团统筹剧社的运行。另外传媒分院徐娴老师的倾情加盟为剧社的发展如虎添翼。除此之外,声屏剧社与浙大的梵音剧社、黑白剧社等高校剧社间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

  一年两度的声屏大戏更是备受ZUCCer们期待的年度艺术盛会,大戏开场前票务供不应求,曾经甚至还出现过倒卖门票的“黄牛”,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本学期的大戏安排在6月毕业季,被称作毕业大戏。今年声屏剧社的毕业大戏改编自孟京辉的《枪 谎言 玫瑰》,这是一部思考关于人和社会关系题材的话剧。

  “本次大戏将采用先锋话剧的形式,这是一种颠覆传统戏剧的表达形式,风格怪诞。”本次毕业大戏的导演郑宇洋已经是声屏多场大戏的主演,他向我们透露了不少精彩看点,“加入了泼墨等破坏性元素,再加上演员们的超强爆发力,整个场面将十分热烈火爆,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独特别致的舞美设计也将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不同于以往话剧舞台上演员“自顾自”表演,今年的毕业大戏将增多与观众的交流机会,希望通过艺术感染,让观众产生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本次大戏的表演形式很新,这也是近年来不曾有过的。”本次大戏的副导林侠义这样评价此次大戏。相较于过去,这场毕业大戏的另一个看点是阵容强大。10个左右的演员中,有曾获社内最佳导演称号的2位大四导演,并且三位主演都曾获最佳演员的荣誉称号,包括幕后人员也都是声屏很有经验的演出工作人员。包括刚刚已经提到过的导演郑宇洋,他曾经出演过《崖山》,之后又担任《红玫瑰与白玫瑰》、《恋爱的犀牛》、《生死场》等大戏的主演。除了他之外的另一位导演韩琪,在2013年导演的年末大戏《我和我和他和他》反响很大,更让声屏在学院中声名鹊起。两位导演均表示,此次的毕业大戏虽是改编,但加入了很多声屏自己的元素,“我们拿到的只有纸质的剧本,关于动作、舞美、场景等都是自己设计的,而且原版的结局更偏向于‘绝望’的思考,我们在结局上也做了改动,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对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用我们的理解做出表达。”

  《崖山》剧照

  “枪”、“谎言”、“玫瑰”这三个看似毫不联系的事物,各自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呢?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在舞台上会碰撞出怎样的花火?导演想要传递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讯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启迪呢?想知道答案么?那让我们一起期待大戏的上演来感受话剧的灵魂吧。大戏将或在6月12日及13日演出,届时同学们可通过声屏发布的购票渠道来欣赏该剧。

  背景链接

  一直以来,声屏剧社秉承着在校园传播优秀戏剧的理想和“自由、崇正、至美”的理念。迄今为止,声屏剧社在校内共上演了33出大戏。这当中有不少是演绎经典,再现经典,例如《恋爱的犀牛》、《暗恋桃花源》等。但也有原创剧目,且反响非凡。2012年的毕业大戏《崖山》无疑是声屏剧社的一个巅峰,它由声屏剧社成员潘俊原创编排并导演的,成为在北京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上表演的15个节目之一,且荣获优秀剧目奖。在学校和北京相继获得极佳的声誉之后,《崖山》又获得了孟京辉工作室和杭州大剧院的邀请,参加了杭州国际戏剧节,再度赢得各界赞誉。

  王晓鹰导演说:“人巨大的精神力量就是从生命深处迸发出来的,这就是话剧艺术之美的根本所在。”只有物质的人生是贫瘠的,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忽视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而话剧用艺术的方式带给我们感动和震撼,给予我们无限的精神力量。“戏剧源于纯粹。”声屏剧社的团长潘圆月对于戏剧有着自己的感悟:没有剪辑特效,没有后期渲染,更没有NG重来的机会,演员、灯光、舞美、灯光等几个简单要素构成的话剧,而成败却在此一举。去现场感受话剧带来的纯粹美吧!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