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大力建设,BB平台、校园IC卡、校园无线网络等等已经日益渗透师生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让大家最大程度地享受校园信息化带来的便捷。近来,在浙大城市学院的校园里还出现了很多新媒体设备:二食堂对面的大屏幕,时常滚动播放各类校园活动的新闻;寝室楼下安装了一台台触屏设备;图书馆也出现了电子读报器……新媒体设备的逐渐渗透,将会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一股怎样的新风?
新媒体视频播放系统
众所周知,寝室和食堂是大学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校园活动宣传在这里的推广是非常显著和高效的。近来,寝室楼下和食堂的电视机以及二食堂门口的大屏幕等视频终端经常会播放很多校园活动的宣传报道,让更多同学在吃饭或是等候的间隙能了解校园动态。
据了解,学院宣传办联合学工委与总务部(保卫办)在4月底发了关于加强院内宣传阵地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提倡使用电子化的宣传方式,使宣传活动的管理更高效。此举将为推进无纸化,减少海报污染,简化横幅和喷绘等宣传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就拿之前校园中最为普遍的宣传手段——悬挂横幅来说,一般横幅批下来都是由学生负责悬挂的,往往会导致部分横幅悬挂不规范,或者在活动结束多日后,宣传该活动的横幅还未及时清理。若是采用电子海报的宣传模式,将大大减少此类现象的出现。此外,通过液晶屏幕的播放不仅可以起到宣传活动的作用,更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使宣传内容锦上添花,吸引学生的眼球。
新媒体视频播放系统将作为学院宣传工作信息、新闻的发布渠道和学生、老师作品的展示平台,它的充分利用将使宣传工作更规范化和环保化,也使同学们能随时随地更便捷地了解校园信息。
“青年通”校园多媒体互动平台

关于寝室楼下的触屏设备,很多同学都也许还不知道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青年通”。“青年通”是校园多媒体互动平台的终端,该平台将于5月21日正式启用,将在各个方面方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青年通”作为一个绿色、低碳、智能的数字化多媒体平台,其建设旨在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完善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青年通”设备涵盖了生活、就业、活动、应用、缴费等五项功能,目前前四项功能已经开通,可以供学生使用,以更好地参与校园建设。
在5月10日的启动仪式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勇感谢了《青年时报》对“青年通”项目的大力支持,并亲自示范了如何使用“青年通”来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刘玉勇表示,“青年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打造智慧校园、信息化校园,学生们可以通过它来获取更多自己想要的有效讯息,例如社团文化活动以及就业信息等,所以应该要大力发展这一平台项目。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许多同学都反映,“校园通”较为实用。尤其是大四的同学表示,“青年通”上的“招聘”栏目对他们来说十分有用。“我觉得招聘栏目可以让我得到较新的招聘资源,当然如果有更多的单位在这个平台上投递招聘启事就好了。”英语专业一位大四的杨同学表示。很多对美食和旅游感兴趣的同学也在“青年通”的“生活”栏目找到了需要的资讯,土木工程专业的李同学还表示她计划去栏目中介绍的新开业的餐馆体验一下。
“青年通”的推广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便捷地了解学院各方面的活动和自己想了解的资讯信息,相信这一新设备的引入一定可以全面帮助到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
电子读报器进驻图书馆

在图书馆一楼的入口处,有一个白色的大家伙,它就是学院新引进的“读报器”。这个读报器已经放置了2个多月了,路过的同学都会停下好奇的脚步在它巨大的触摸屏上点点看看。
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读报器,通过它,可以浏览100多种报纸,涉及时政、社会、生活、健康等多方面的主题。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报纸,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有选择地阅读。跟很多触屏设备一样,这个读报器还可以自由地进行放大和缩小,根据读者的需求达到方便阅读的目的。据了解,学院很多同学都喜欢来这里“指指点点”,一位曲同学告诉记者,使用了这台读报器后觉得非常方便,“通过读报器,可以读到很多学校周边买不到的报纸,特别是在看到家乡的报纸时,就感觉特别亲切了。”
在提倡环保、无纸化阅读的当下,校方引进的这台读报器方便了更多人。不但大大节省了空间,仅用一台机器就能存储大量的报纸,而且更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可以利用在图书馆的空闲间隙进行阅读,知晓天下事,更为随意方便。据悉,这台读报器将一直放置在图书馆的一楼,供大家阅读,相信它带来的便捷会让更多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