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13-05-16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春天,充满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创造力;夏天,充满了“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活力。此刻,春暮夏初,我们应该有自己前进的目标,有前进的方向,向这美好的季节致敬,向仅属于自己的生命和阳光走起。

    5月14号晚,康恩贝集团研究部副总裁王如伟先生做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你有约”医学文化大讲堂,与大家分享创新创业心得体会。王如伟先生同时也是浙江中医院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当日他衣着简单,穿着一件浅蓝色衬衫,没有浓郁的商人气息,显得分外儒雅。

    演讲之初,王如伟介绍了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是对教育的挑战,社会是市场,人才的价值在其中体现,而教育则是赋予人才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或是创业、就业?王如伟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向同学们说明了什么是创业,创业需要怎样的条件,以及学生们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同时也向同学介绍了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展示了以往浙江省一些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们,鼓励同学们去积极创业。“我认为创业者也是就业者,这是一项需要投入的事业。需要朋友的帮忙,需要政府的帮忙,还需要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兼备胆商、智商、情商。”

     29岁时就当上了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的他,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心理学上把人一生的机会分为十次,前五次是你不经意间失去的,两三次是你可以把握的,而剩下的两三次是因为你的能力所够不着的。”他特别针对大三的同学说,“你们现在大三,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如果在大三的时候,你们开始明白了生活的方向,拥有了将来的计划,学习有了方向,你们学到的可能比前两年都要多。”

    “年轻,输得起。”在医院当了几年的副院长后,王如伟离开了丽水,去康恩贝集团上班。他引用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词,“我们必须明白,伟大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赢得的。在我们的历程中,从来没有走捷径或是退而求其次。这一历程不是为懦弱者准备的,不是为那些享乐高于工作、只知追求名利的人准备的。相反,只为那些甘于承担风险的人,实干家与创造者准备。”年轻人,大学生们,创业者们,要不怕输,有胆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在成功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要学会传播正能量。” 王如伟说,马云、李开复这些创业者,都成为了推动社会的前进的一股力量,大学生们应该学习他们创业的经验,人生的经验,合理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诗人朗费罗在《人生的赞美诗》里说,“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能生活的高尚”。但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王如伟曾问延参法师,什么是修行,延参法师回道:“修行,是别人无法替你做的事”。人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修行路。讲座最好,王如伟寄语青年学子,“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人物名片

    王如伟,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康恩贝药业科研副总裁,国家药典委会委员、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国际合作专项”评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和培训导师;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理事、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专家。承担、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十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60余篇,完成著作编撰2部。累计主持各类项目50余项,获得新药证书20项,生产批件28项,临床批件19项,获得国际注册多项。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