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让自信之花尽情绽放
发布时间:2013-03-09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三月的春风吹醒了大地,一曲优美的春之歌萦绕在耳边,歌颂着女性的伟大。

  正值两会,一个身影引人瞩目。微卷白发、轻柔语调、亲切笑容、优雅气质,当全国人大会议首位女发言人傅莹初次亮相,便赢得中外媒体的喝彩。她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与风采,证明了经过沉淀后的玫瑰盛开的是多么美丽。在城院,亦有许多女老师、女同学,默默释放着她们女性的魅力,用强大的自信去武装自己,淬炼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气质,她们是生活的强者。

                   女教师篇

  丁悦敏:在低谷中积蓄力量

  从教15年来,医学院丁悦敏一直热爱着自己的职业,并为之倾尽全力。“每当我的学生有所成就时,我就会很开心。我会觉得自己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信心和满足也就不断增加了。”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寻求教育的内在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曾经,丁悦敏也遇到过工作上的低谷期。在她出国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事制度的调整让她一时难以适应。然而这些并没有让她丧失信心,相反她在挫折中沉淀力量,重新思考人生,慢慢地让自己事业家庭都走上正轨。

  平时,丁老师总是喜欢跑跑图书馆。“因为正在攻读博士,所以往往会精读一些英文文献。”她觉得作为一个老师要适应新媒体,利用新媒体,跟上时代的潮流,缩小与学生交流的差距。同时要从身边发现美丽,让自己具备从内而发的人格魅力。

  “其实很多时候,女生可以做得比男生更好。女生的细心、耐心、责任心是男生往往会忽略的。”丁悦敏勉励女同学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不一定要走别人走过的路,年轻时不妨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学习几门外语,从而更好地扩大将来的生活领域,同时也增强自己的自信。

  张苑竹:学知识是塑造内在的方式

  张苑竹在土木系任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得者。她一直保持谦虚的态度,认为其实自己算不上成功。无论科研还是治学,不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才能登上更高的山峰。

  在工作上,她对学生尽职尽责;在家庭方面对孩子也是用心良苦。面对学生使她一直保有年轻的活力,面对孩子她享受母亲独有的喜怒哀乐。她相信:对生活有付出,生活就一定会给你回报。

  因为课业成绩优秀,张苑竹一直攻读到博士。在学习期间做兼职老师时,便有许多人称赞其在教书方面十分有能力。可工作之初,由于教学工作量大,她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困苦于家庭与工作难以兼顾,不过经努力调整她终于消除了这一难题,并收获了家庭的美满以及工作上的成绩。

  张苑竹认为,学知识除了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塑造内在的方式,拥有的所有知识最终对会变成一种积淀,使人明白事理,使人更懂得如何待人接物。她希望女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但不急躁,根据现实情况做最好选择,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坚定自己的步伐。在学习期间还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去体验很多不同的活动,尝试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孙雁:独立、自爱、自尊是人生的基准线

  在同学的眼中,公共管理系教师孙雁亦师亦友,她的课堂也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她都了然于胸。她说:“我接这个班级的时候,我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出生,认识他们比认识我自己的孩子还要早。在过去的四年中,我也狠狠批评过一些同学,就像是恨铁不成钢的家长一样。”转眼间,班里的同学马上要毕业踏上社会了,她相信,凭着优秀的品行与才能,他们的未来一定很精彩。

  人生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孙雁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所需的费用让已双双下岗的父母付出了无比的艰辛。读到硕士阶段,她就开始边读书边打工,硕士二年级就已在经济上独立,一直到博士毕业。这段艰难的时光促使她比任何人都珍惜每自己的工作。

  孙雁觉得女性自信的塑造因人而异,而她的自信则来源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她从来不会刻意打扮自己。有时候跟朋友聚会,也会被同学“嘲笑”为“土包子”,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她的自信。同时,她也认为随着知识的积累,内心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提高,价值观与品味也在不断提升,支持着自信感也不断提升。

  孙雁认为,独立、自爱、自尊是人生成长路上的基准线。现在很多女同学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财富只是在人生道路上诸多追求中的一种,人生很漫长也很美好,还有许多东西需要追求。不要一毕业就被家庭困住了手脚。经济上的独立才能换来在家庭生活中的被尊重,所以独立、自爱、自尊之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丁秀娇:寻求更诗意且尊严的生活

  学工委的丁秀娇每天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把学生当孩子,用心关怀学生”,从教11年来,她一直以此作为对教师职责的尊重与承诺。丁秀娇认为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更多了对一份家庭的牵挂,女老师爱岗敬业、细致周到的工作为也学校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平时丁秀娇非常注重关注和指导同学的课余生活。“女生应该多利用空余时间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是非常美好的享受,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是一种增强自信感的好方法。”

  丁秀娇认为,女生和男生相比并不存在劣势。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己的价值,女生的自信感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培养,不能封闭自己。“学着拥有一种阿Q精神吧!”丁老师笑着说。

  具体而言,在生活中女生更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独特的想法,做到兼顾学习与社会实践。尤其是当机会来临时,应该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试着用独到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女生要多参与社会实践,要学会吃苦,可以多尝试一些公益事业,学会更好地服务他人。”身处新时代,丁秀娇希望所有的女性都寻求更诗意且尊严的生活,活出价值,创造自己的世界。

  陈竞萌:听从内心的召唤,找寻自己的兴趣

  不久前获得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的陈竞萌是护理系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谁能想到,现在热爱医学的陈老师当年却是因为调剂而学了护理,还曾深深地苦恼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但随着不断学习,逐步了解,她爱上了这个专业。

  人生百态,角色众多。在陈竞萌看来,老师这个角色是她曾经的梦想也是自己的专长。在中山大学攻读硕士时,她就发现了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她觉得老师的价值在讲台,她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每分每秒。为了在讲台上有更好的表现,在讲台背后,她更是竭尽所能地备课,以带给学生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

  老师有时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陈竞萌希望自己的言传身教能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在人生路上,知识藏于内在而现于外在。“女学生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依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去合理地规划人生,自信地面对世界。积极的面对社会,使自己过得快乐而充实,活在当下。”她如是说,“在丰富的选择面前,学生有时会产生迷惘情绪,我很理解。大学可以去参加很多不同的社团或者学生组织,从中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一两个。兴趣是自己无论花多长时间和多少精力都必须要寻找到的,它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潜在影响。人生如此漫长,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人生变得极其枯燥,异常难熬。”

 女生篇

  真诚的建议总能给人启发,我们的女老师们就像母亲抑或是大姐姐般指导着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她们注重知识的积淀,为了理想不断往前,在属于自己的春天里骄傲绽放。我们的女同学们也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老师的无限期盼。

  女生节——为女生创造提升自我的平台

  第三届“仁德女生节”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中。从3月7日开始到4月12日结束,女生节丰富的活动将给女生们带来不少惊喜。学院礼仪文化队的队长钱佳雯告诉我们,女生文化节始于2011年。最初他们想为学院女生创造福利月,现在正在逐年完善这个创意。而作为女生节组织者之一的礼仪队,也不希望自身仅仅局限在礼仪文化这一块,而是想结合现代女性自身素质及魅力的提升,为女生创造更大的提升自我平台。

  今年的“仁德女生节”相比较前几届,有着很大的突破与创新。近一个学期的筹备,第三届女生文化节不仅包含了一直都在开展的化妆、瑜伽等培训活动以及女性健康讲座,更添加了如花草茶放送此类送温暖活动以及女生节的闭幕式暨走秀晚会,使整个女生节内容更为丰富,规模也更大。每一个活动都将面向全校女生开展,“虽然开学不久就开始这个活动,宣传也是刚放出去,显得有点仓促,不过目前为止,大家的反应都很不错。”钱佳雯说。

  在钱佳雯看来,大学女生是一个脱离稚嫩即将走向社会的特殊群体,如何提高自我认识及个人素质修养应该引起充分重视。而女生文化节就是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生理及心理上更关爱自己,同时也展现了当代大学女生的青春魅力,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色彩。

  新时代的女性更需要创造信心

  “我是邵亦琛,一个想成为配音演员的实习记者”,这是不久前获得金长城传媒奖的邵亦琛同学在新浪微博中的个人说明。

  邵亦琛注重在平时积累实践经验。之前她已经在宁波电台、浙江卫视、宁波电视台实习,获得了丰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并注重学习理论知识、把握传媒动态。她还以“配音”的个人特色为大家所熟知,她多次参加配音比赛。现在已经配了三部片子: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迷失东京》以及众所周知的动画《海贼王》参赛。

  “我觉得女性和男性没什么区别,区别人的不是性别,而是每个人的信心。”邵亦琛认为,男性比女性强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妇女节”而没有“男人节”。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之下,社会便赋予男性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机会,男性在这些机会的锻炼之下,更容易形成他们的“信心”。但是女性也需要信心,新时代的女性更加需要创造信心。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