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暗下来,打开红丝帷幕,音响里传出清越舒缓的音乐。“白色的天,水阴阴的,梧桐叶子,黄翠透明,就在玻璃窗外。我真想知道对街那排公寓房子里,都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生命如红玫瑰一样的王娇蕊,望着对街的公寓房子时说的。那样幽怨、又那样渴望。
12月9日晚7点,声屏剧社首演《红玫瑰与白玫瑰》,观众热情高涨,等待检票的队伍排出图信,直至图书馆门前的小广场。《红玫瑰和白玫瑰》是声屏剧社在2012年推出的年末大戏,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由许越洋导演、徐娴指导。三位主角都是通过两人合饰一角的表演方式,演绎那个特殊时代里,平凡人物的内心挣扎。
“一个男人生命里都有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变成了床头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玫瑰变成了衣服上一粒饭粘子,红玫瑰却成了心头的一颗朱砂痣。”一句话,一个故事,丰富的感情感染了每位观众。
七点钟,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正式开演。
灯光亮起。一节过道,两扇门,两间房。
一边是“一身笼统的白”的孟烟鹂,一身笼统的白,一生笼统的乏味,和《雷雨》里的繁漪一样,是个被冰冷的房间压抑的女人。她自责、怒吼,却只是卑微的反抗,没有足够的气力,只需佟振保的一个瞪眼、一声怒吼就缩回角落。另一边是王娇蕊,她是南洋女子——“一颗婴儿的头脑和女性成熟的身体,她的每一个线条,每一寸肉体都是活的。”但爱情,用最残酷的方法教会了人成长,最终把热烈的“红玫瑰”教成一个带着孩子去看牙医的普通女人,坐着公交车,和太太们一样,唠家长里短。
面对“红白玫瑰”佟振保不断挣扎。从结婚到之后的九年时间里,振保不断在内心嘶吼,“我是自私的吗?我是无私!我是为了我的母亲,是为了我的家!”这是不是借口,或许也没那么重要了,但这种矛盾把人性表达得很是到位。在小说里,太多人把振保想成是留学归来温文尔雅的绅士,他最后的决定结婚、放弃王娇蕊,是出于无奈。但是在这部话剧里,振保的市侩、自私、不负责任、唯利是图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不止这些。
话剧,是一门舞台艺术。整台话剧,由两个演员表现一个复杂的人物,无疑是一种创新。在这样双面人性中,我们听到了争执和矛盾,看到了坚持和放弃,感受到了痛苦和快乐。声屏剧社为这本话剧中付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努力和心血,台前幕后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爆满图信”,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赏。一个大四的同学激动地说:“我特地赶回来看这个剧,真没让我失望,声屏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