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让每件作品都成为新闻人生命流程中的环节
发布时间:2012-12-07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偌大的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有些同学由于没有位置坐在台阶上;许多同学拿着笔和纸,边听边记,生怕遗漏任何“金句”;期间,讲座更被多次的笑声与掌声打断;互动提问阶段,有同学连续多次举手,可话筒传递到一半就被其他同学拦截了,迟迟也未能轮到提问……12月4日晚,著名教授郭世佑来到浙大城市学院,谈新闻人的职业素养与伦理规范,讲座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历史人”扬短避长谈新闻

  “谈历史,或者是谈法学我或许会熟一些,今天以一个非专业的视角来谈新闻,会不会有他山之石的效果,我自己没把握。”以谦卑的姿态开场,郭世佑教授从一个人文学者接受记者采访、编辑服务、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时的经历与经验谈谈新闻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时间的坐标上面,历史和新闻知识阶段性地发生变化,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历史则是新闻的标本与化石;历史是新闻的凝固,新闻是历史的延续。近代的很多报刊就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求真”是新闻学、历史学共同的使命与目标,离开了真实其他的就免谈。郭世佑表示,“现在的新闻资料,也就是未来的历史资料,新闻人要有为以后的历史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思考如何在引领大众素养和民族文化领域做出更杰出的贡献。”

  “三心二意”衡量人文素养

  “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人文素养都很重要,哪怕是售票的,他的态度很重要,笑一下,耐心一点就感到舒服。而三个领域尤其是重中之重——司法、医疗、教育。”在郭世佑眼里,新闻可以分在教育领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每人都有信息的需求。新闻人喜欢什么,报道什么,宣传什么,压制什么影响到千家万户,而这些都取决于记者的新闻素养,如他的价值观、情趣、爱好、职业追求、责任感等。

  衡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怎么样,郭世佑形象地概括为“三心二意”,三心指爱心、平常心、责任心,二意指意境、意志,记者要有高雅的意境和刚强的意志才能引领受众。

  现实社会中,新闻人两极分化严重。从质上看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从量上看好的较少,差的较多。有的新闻人不尊重作者的人格与作品的价值,草率、随便的修改作者的文章。有的表现为不尊重作者的基本权益,包括修改权、审定权、稿酬。很多时候接受采访,劳动成果是被采访者的,但是稿费属于记者与编辑,在新闻界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职业缺陷。

  人文素养的缺失是一种流行病

  人文素养的缺失是当代中国的流行病,体现在五大方面:知识贫血、价值残缺、责任虚无、情感冷漠、言行粗俗。

  谈到价值残缺时郭世佑表示,我们的价值观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与系统,比如像职业道德。每当教师节来临,媒体总喜欢把老师报道得很伟大、崇高,在郭世佑眼里,教授和环卫工人是一样的,不需要表扬,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同样,公安抓小偷、哨兵过节站岗、老师教好书、学生上好课、记者真实报道都是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可歌可颂、大肆宣扬的必要。

  郭世佑还特别强调了言行举止素养,言行粗俗并不止于讲脏话、没礼貌这个层面,而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写贺卡,不会发短信。现在的学生都习惯于群发短信表达问候,郭世佑提醒大家不要给尊敬的人群发短信,最好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一下情感。他举了西方以及台湾的一些例子,老总在员工生日当天都会亲笔写一封信,回忆奋斗史,表达一起为公司发展、壮大而努力的美好希望。郭世佑指出,对尊重的人都不愿意开动脑子,将来也很难保证能为采访而奔波、谋划。

  人文素养、专业技能两架马车并驾齐驱

  “对于新闻人来说,其作用不仅仅是喉舌,更要以披露真相、传播知识和真理为主。大学生要刻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只有出于让社会更完美的善意,对主流社会价值提出批评的人,才可以称做知识分子。

  新闻需要创新,对与害怕危险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才是危险的。虽然外部、内部许多有限制,但还是有空间的,带着镣铐也可以跳出不平庸的舞蹈。

  从记者的角度,采访别人前要多加做些准备,把握采访的准确性和速度。听懂采访对象在讲什么,才能和他平等对话,激发他表达的欲望。采访时,由于时间有限,提问的质量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抓住提问的机会;采访后还需要准确地整理采访人的论点与论据。

  写新闻稿时用词要准确、精练,富有变化与美感。郭世佑希望大家有时间多背绝句、律诗、唐诗宋词,趁现在年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博览群书。通过阅读与观察把自己变得更强大。如果做编辑,要求有学术鉴赏力、文字的功夫、知识结构,至少要高于作者才有资格修改文章。

  对新闻系学生真诚的建议与无限的期待

  首先,新闻人要具有使命感,郭世佑引用了茨威格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途中,就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新闻人要把每一份报纸、每一个采访、每一个网页都当做自己生命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以此来引领社会、开启民智、彰显文化。

  其次,要有独立的风骨,“媒体”和“媚体(媚权、媚富、媚俗)”只有一字之差,可两者之间的选择就要取决于从业者的新闻良知以及职业的尊严。

  第三,要有求真的追求。要有历史学家的能力,辨真伪、分主次,信息时代的资料特别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在第一时间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大学时,就要刻意加强对问题判断的准确性和速度的锻炼。

  最后回归到人文的素养,郭世佑希望在座同学“做梁启超式的报人,杜亚泉式的编辑,法拉奇式的记者”。梁启超、杜亚泉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法拉奇是一个比男人还男人的女记者。

  “燃烧的是激情,飞翔的是思想,说服人的是真理,征服人的是真诚。”讲座最后,郭世佑以四句话寄语城院学子。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