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企业牛人指路 畅谈创新创业
发布时间:2012-12-04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品牌,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学院经常会邀请企业的成功人士为城院学子们解读他们眼里的创新创业,并聘请他们作为大学生的创业导师,通过论坛、讲座、课堂等多种形式,为拥有创业梦想的同学们提供指导性帮助和意见。

  11月29日,学院“创新、创业、创意”校企合作论坛举行。中国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周简、杭州兴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森、浙江风盛传媒公司董事长鲍林强、浙江博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芮阳应邀参加本次的校企合作论坛,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心得,并受聘为学院创业导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来指路”,大会伊始,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致开幕词,鼓励年轻的大学生们有了梦想,就要付诸于行动,有了创新的想法,更要努力去突破。他指出,学院今后将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高人指路”的平台,充分发挥各界的资源和平台的作用,不断提升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

  你敢创新吗?

  ——创新需要大胆、需要质疑、更需要自信

  本次做客论坛的四位企业家们一一介绍了他们的人生经历,相似的成功背后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历程。“成功不可复制”,但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

  许多当代的大学生都缺乏创新精神,他们认为创新碰不到摸不着,离他们很远。那何为创新?“创新就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但只要你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广厦集团副总裁周简这样解释“创新”。他告诉我们其实创新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去思考。就比如高尔夫球,是很多企业家们平时的娱乐活动之一。而对于周简来说,它并不只是一项娱乐,高尔夫营造了畅谈“生意经”的融洽氛围,也帮助周简结交了更多成功人士,争取了更多的资源,可以说周简的“高尔夫学问”与他的成功息息相关,这就是围绕在周简身边的创新。

  “如果市场放开的话,华尔街不一定比浙江更具优势”,在金融行业做得非常出色的杨宏森大胆地提出这样的假设。这句话的提出是在对浙江经济有一定了解之后的假设,更是他自信的表现。做一个会创新的人,需要大胆、更需要自信。

  “你敢颠覆吗?你敢创新吗?你敢挑战权威吗?你敢站起来说不吗?”周简慷慨激昂地向在场的同学们连连发问。四位企业家都表示他们更愿意让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加入他们的企业,企业需要用创新的火花来不断激活。

  创业,需要具备什么?

   ——不抛弃不放弃,把握天时、地利、人和

  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创业往往存在两种较为极端的思考。一些人认为创业太过于艰难,他们安于现状,认为只要找个合适单位,一生也就圆满了;另一些人则将创业想的太简单,他们自认为只要一堆朋友一起,将他们的热情投入其中,创业必定成功。大学生充满了创业激情,同时也表现出浮躁心态,把创业的结果想得过于完美。其实创业的道路并不简单,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人需要持之以恒,也需要掌握真正的技巧。

  在创业的过程中,芮阳的公司曾经被阿里巴巴收购。和朋友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这并不是属于他们的梦,于是毅然又开始了创业之旅,最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想要创业成功,除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外,芮阳认为也必须要掌握好天时、地利、人和的技巧。创业之初,芮阳和战友一道充分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把握好适当的进场时机,成功开启了他们的汽车创业之旅。

   “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是个完美主义者。”鲍林强认为,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是创业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质,同时他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虽然“笨鸟先飞”,但只要持之以恒,也能快人一步。他还教导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来提升自己。

  创意如何实现?

  ——以思考与行动来做“创意”

  创意体现在“思”与“行”之中。“思”,必须要学会如何学习。鲍林强分享了他在大学的经验:首先要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多参加社会活动,加强自己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其次是知道如何学习,不要浪费学习以及考试的锻炼机会;最后是多与老师相处,当遇到难题时多向老师求助。做到这些,就能做到知识的积累,从而使“思”更有底气,“天花乱坠”又不失于实际。

  创意不仅仅在于“思”,还在于“行”。在掌握天时地利的情况下,策划好行动方案。芮阳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他在科技咨询、技术研发、成果展示、人才推广、检测服务等方面大胆实践整合,做到了服务模式的创新,正是这一系列在创意指导下的行动,使芮阳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