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上海世博会中的“城院元素”
发布时间:2010-07-12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资料图片:5月1日,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汉服爱好者身着定制的汉服行走在世博园内。

     距离5月1日正式开园,上海世博会已经运行70多天了,浦西园区UBPA(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杭州馆不管是馆内的现场运行还是馆外的对外交流,都在UBPA各案例中位居翘楚,在馆长例会中多次受到区部部长的表扬。且看杭州馆干事翁超在世博会发回的报道――

    现场战斗小分队 

    杭州馆内,每天奔波着这样一群人:脸上充满亲切的笑容,浑身散发昂扬的斗志,不管哪个岗位都彰显出特有的青春活力。

    在整个B1联合馆内,杭州馆的工作永远都是开始的最早,结束的最晚。每天到岗时,展区的管理员和志愿者还未完全就位,联合馆内的公共设施也未开启,曾经有位管理员笑说“每天我们都要单独花很长时间等你们馆闭馆才能关门关灯,杭州馆的人太认真,连带剥削我们的休息时间呢,到时候一定要好好补偿!”当然,我们就是那些在杭州馆“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场馆内日常运营的每项工作每天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场馆所有展品展项的运行及维护都熟练掌握,甚至连场馆角角落落的物品分布都了然于心。

    虽然岗位不尽相同,主要职责也存在差异,但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是一样的,更重要的一个相同点就是:我们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接待管理干事张天行,综合保障干事刘文杰,新闻宣传干事俞灵玲,作为综合文秘干事的我,还有一位在外联组的外联协调干事潘敏。  

    现场讲解、贵宾接待、工作联系、设备保障、运营管理……几乎现场的每一个岗位我们都会参与,时常毫不客气的以“现场全能”自居。现场主管之一,同样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2006届毕业生林学样,每次看到我们完成的工作也都忍不住夸夸母校的学弟学妹。甚至连上级也多次说我们是沟通上下的有效桥梁及现场运行的中流砥柱。至今杭州馆的3位轮值馆长都先后给过“郁老师带的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队伍,城院提供的人才能力强素质高能经得住考验”的评价。团队里的俞灵玲还被评为UBPA区部5月月度“最佳实践者”。

    外联钻石游击队

    判断一个场馆是否运行成功,除了每日现场客流量的多少外,场馆外进行的馆际交流影响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管从专业的布展格局还是场外的馆际交流,杭州馆在UBPA与世博局都得到了一致好评。从开园开始的馆长拜访交流、城市日系列活动的举办、“五水共导”的圆满落幕、“西湖沙龙”的成功召开……杭州馆“将上海世博会作为平台,向世界推广杭州”的成功做法,让区部其他场馆望尘莫及,让国内其他城市对天堂杭州的认识更为深入,让世界知道杭州。

    馆际交流的成功自然少不了外联组的公关交流。因为交流需要,外联组大部分工作都在杭州关外进行,与现场同事很少有互动,所以现场组与外联活动组的同事之间并不熟识。“西湖沙龙”的筹办与嘉宾邀请让这两支队伍又有了交集,这一交集便在交点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邵玲玲、解海韵、曹颢婕、潘敏,几乎整个外联组就是“城院制造”――5个人的外联组,4个就是城院人:邵玲玲是99级城院第一届传媒学子,是我们众多“世博zuccers”中的鼻祖级人物,解海韵、曹颢婕毕业于外语分院,潘敏是外语专业大三在读生。除了馆际交流的外联,在场外跟随领导走访、策划场馆大型活动的还有负责宣传的一批能人。这批人也充满了浓郁的“城院色彩”――朱刚良来自创意分院,上个月月底刚拿到毕业证书,领导就发话要赶紧签合同留住人才;徐丹是2006届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几年来能力得到了一致认可。 

    这一支浩浩荡荡的城院外联队,在杭州馆馆际交流中几乎可用“所向披靡”来形容,就连杭州市市委秘书长在走访各国家馆、拜访驻沪总领事后也对杭州馆这支外联队伍大加赞赏。

   城院学子遍地开花 

    杭州馆内大家笑称“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城院人,俨然是场馆除“五水共导・品质杭州”外的另一大特色。依靠杭州馆,城院特色、城院元素在世博会这一世界顶尖级平台上也有了很好的呈现。但,除了UBPA的杭州馆,整个世博园区内是否还存在着其他让我们城院学子自豪的“城院元素”呢?

    马德里案例馆公关部部长齐飞宙,能力卓越,曾求学西班牙,说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将马德里馆的公关活动做的有声有色;不莱梅的黄珊,曾留学德国,精通中德双语,在不管是向中国游客还是来自德国的游客介绍不莱梅时,都解说的异常精彩细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不错,这两位优秀的“海归”同样也是城院学子,在世博这个大舞台上。

    杭州外宣办驻世博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向杭州报道世博动态的陈璐敏;5月西门子的14位贵宾接待专员也都是城院人;华东政法大学08级民法专业的志愿者孙佳慧,本科时亦就读于城市学院……其实,上述杭州馆外的“城院元素”是在机缘巧合下发现的,假如我们仔细寻找,偌大的世博定能挖掘更多的“城院制造”。

    “城院学子・遍地开花”,也许将这句话应用在世博园区内并不牵强,甚至还颇为贴切吧?看来,我们还能在世博园里开校友会!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