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又是一个临近暑期的时节,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大学生将融入社会,找一个实习岗位,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为将来打下扎实的基础,成功迈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为了给这些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6月6日,浙江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岗位对接月”启动仪式暨第六届杭州市大学生暑期实习・见习岗位推荐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拉开帷幕。全市共有200多家用人单位联手为在杭大学生提供各类实习和见习的岗位4000余个,涉及工程、管理、营销、网络等等领域。据了解,当天报名的学生有3031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的学生有1013人次。
学生:选择岗位时,兴趣和专业为出发点
本次招聘会吸引了来自浙大城市学院以及其他在杭高校大学生5000余人次,主要以大三在校生为主。据了解,一些高校把暑期实习计入学分,也有一些学校则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但是“我们身边很多同学都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到各种岗位上实习。”陈同学表示。
徐荧燕和张颖是浙大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今年暑假就要开始为期4个月的毕业实习。她们在招聘会之前就对用人单位进行了简单的筛选,“现在毕竟是实习,所以还是想找专业对口的一些比较好的岗位。”张颖说,她相中的是米市巷街道劳动保障站社区工作协助员一职,因为招聘要求和自身条件比较符合。“我一共投了5份简历,都是类似于文员的一些职位。”徐荧燕说。
张同学是浙江树人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从校讯通里得知招聘会的信息,于是一大早就到现场探风。“我刚才一直都在找和外贸有关的岗位,但是好像比较少。”张同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对外贸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和所念的专业没有关联,但是她还是想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我是从报纸上看到这边有招聘会的,所以专程赶过来。”朱同学是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一共面试了四五个岗位,大多偏向于文秘类,“这和我的专业还算是比较对口的。”与她同行的是朱爸爸和朱妈妈,“我们作为家长是非常支持孩子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朱妈妈表示。
用人单位:摆正心态,用实际行动说话
杭州杭师大国际服务外包教育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负责培训欧美以及日本服务外包人才的公司。“我们希望前来应聘的学生一经录取就可以安心做事,可以坚持到最后。”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本次招聘主要是为印度的Infosys公司招募人才,这已经是第二期了,第一期已经有一批城市学院学生进入公司本部工作,发展不错。“这实际上是一次工作的招聘,而不是实习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对于大二、大三的在校生,会在杭师大进行岗前实训,帮助他们了解公司的运作、背景以及员工的职业素养等等,如果表现出色就有机会留下工作。
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在招聘会现场的一些学生对暑期实习的期望值太高,更多关注的是实习待遇有多高,挑战性有多少。“首先要有一个学习的心态,态度最重要。”求职菁英社的负责人说,现在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先学会付出,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问及招聘要求时,他表示,专业倒是其次,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会参考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实践经历。
“整理档案的工作会有些枯燥,你们要有思想准备。”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的负责人一开始就把工作的一些特点告诉应聘学生,她希望招一些双方都能比较满意的实习生,没兴趣作为支撑的话,今后的很多工作很难开展。“我们要求有一定的现场审美观念,你以前有没有兼职的经验?”一家婚庆公司的招聘人员表示,由于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招聘人才的方向。
学校:牵线搭桥,希望更多学生受益
为更好地了解在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城市学院对校内学生发放了5000多张入场券,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还有很多没有领到票的学生也出现在招聘会上。招聘会现场的场面火爆,所有的展位前都挤满了学生。
“我们主要是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为学生提供用人信息,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希望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城市学院周笑平老师说,一些没有找到心仪岗位的学生也会有收获,可以明确今后的奋斗方向,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国际专家做过相关统计,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工作以后专业和岗位的相关性很低。大学生只是以专业为依托,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渔”,而非“鱼”,可以在学习中形成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学会为人处事、团队合作等。
“一定要摆正心态,清楚自己的分量,企业不是慈善家,和学校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环境。”周笑平希望,所有的在校生都要正视现实,掂量自己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能不能拿得出手,通过暑期实习可以慢慢拉进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缩短磨合期,最理想的就是找到好的实习单位,并且通过努力让它成为毕业后的首选。
创业推动就业,创业实现就业。招聘会进行的同时,杭州市大学生创业项目展示会同时举行,会上展示了很多创意项目和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