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迹工作室指导教师吴龙伟和他的学生们
走进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分院的工作室,眼前洋溢着艺术的才情迸发:墙壁上到处张贴着的个性设计手稿,桌面上平摊着的最新国际设计杂志,零零散散的铅笔画纸……每个角落都在述说着创意设计的人生。
在这里,没有密密麻麻的理论知识,没有纪律严谨的课堂教学,也没有师生之分,只有一群充满创新和个性的设计师们。他们实践一闪而过的灵感,描绘个性突出的生活作品,他们宣称:生活之趣,设计之乐也。
“纵向工作室制”是创意与艺术设计分院对设计实践教育的一次深化改革,每个纵向工作室由一、二、三年级的若干学生组成,在教师指导下,以项目设计为平台实施教学目的。目前,共有17位老师带领2007、2008、2009级的学生组成17个不同项目的纵向工作室。
创意工作室的设立使创意学子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参与设计实践项目,是一个课堂外的理论实践基地。在每个工作室里,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活琐事,寻找创意灵感,研究设计结构,完成最终作品。工作室大胆探索新模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提高了项目执行的能力。据了解,创意学子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已经设计了众多作品,其中有许多作品还获得了国内国际上的许多奖项,如吴成厚的水滴浴室获得乐家国际设计大赛前十,多名同学的设计获得“潘天寿设计艺术奖”等等。
青春梦想,设计热情,创意人生――这就是工作室里创意学子们真实写照。他们在这里反复讨论、再学习、再修缮,从起初的理念一步步走到最后成型的作品,这过程,作品的手稿在不断修改,讨论的意见在不断增多,他们对于梦想的追求、设计的热爱不曾改变。
工作室之生活篇
――琐碎之事,灵感之源
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培养对生活细节敏锐的洞察力,这是成为一名设计师首先需要具备的素质,也是创意工作室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创意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张帆说:“对于创意设计这样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观察生活,寻找设计灵感。于是,张帆平时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调研、寻找社会热点、观察身边朋友需求、关注特定群体需求、进行头脑风暴等活动,另一方面开放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细节,体会生活中的真实需求。
琐碎之事,常常是灵感之源。在工作室里,老师们和同学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最近发生在身边的琐事、趣事、新奇事等,每个讨论的生活细节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设计灵感。例如,吴成厚的设计作品“水滴浴室”创意来源正是由于在浴室洗澡时观察滴滴水珠获取的灵感,通过与指导老师和同学的讨论,最终他把这样一个浴室灵感用于设计作品,赋予浴室梦幻的创意。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方便生活,创意生活。一个创意设计的作品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设计,设计的目标的在与方便生活,美化生活。在工作室设计作品时,创意的同学们时常会在作品设计之前做调研,研究作品的实用性,他们说:“我们设计作品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能够被大家认可、使用,希望生活的更加惬意、创意。”
工作室之工作篇
――作品背后,涵盖百态
从寻找灵感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是由无数手稿和各种资料叠加的。一名刚加入工作室的大一同学告诉记者,以前他以为设计只是简单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后来加入工作室看到学姐学长们设计作品的过程才知道,原来设计作品需要那么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
自行车的创意设计需要了解的自行车结构原理,“水滴浴室”的设计需要了解浴缸的工作原理,甚至是简单的一个杯子设计也需要了解力的平衡等其他学科知识。指导教师张帆阐述到设计一个作品不仅要有艺术知识、绘画技巧,更需要其他各类学科的知识的辅助,创意设计是个相关性极高的学科。
“其实设计一个作品背后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我们在动手设计之前需要翻看很多资料,包括网上查找有没类似作品、考虑作品的造型独特性和实用性、研究作品的结构、工程、工艺等等,可以说设计是个涵盖百态的学科。”轨迹创意工作室的杨灵灵这样描述自己工作时的场景。
工作室之情感篇
――团队合作,热情不灭
团队合作,滋生作品。在创意设计课堂上,注重同学个性化的培养,注重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训练,而在创意工作室里,如何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则是最重要的,也正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工作室实践,创意分院学生得到了全方面素养的培育。
群策群力,创意无限;团结就是力量,创新就是激情,这是轨迹创意工作室的工作信条。在采访杨灵灵时,她讲到“由于合作,平时我们不免会发生矛盾,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我们磨合个性,成就完美的作品,因为这是我们的梦想,因为团队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
热情不灭,青春姿态。为完成设计,常常需要通宵设计图稿,课余时间跑设计展览、听讲座、跑工作室,周末节假日不能回家,这些在外人眼中视为辛苦的过程,在创意的设计师眼中是充实、快乐、热爱、青春,他们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完成创意艺术梦想。
创意设计是什么?
“CHANGE:C―creative创新的、H―humanity人性的、A―aesthetic美感的、N―natural自然的、G―green绿色的,E―efficient有效率的,涵盖了这些,才能称为创意设计。”张帆阐释了他眼中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