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旧迎新,又是一度开学时。3月1日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学上课的日子。近几日,学生陆续返校,沉寂了一个寒假的校园也在此刻渐趋热闹。踏上新的征程,抱着新的希望,对于新学期,同学们满是憧憬。日前,记者采访了不少同学,洋溢希望的笑脸映入记者的眼帘。
2009级学生林燕:
“让大学过的更加充实”
走进问源楼一间寝室,两个学生正在忙碌的整理着行李。经历了大学第一个寒假的她们再度回到学校,笑称:“回到学校,就感觉回到了另一个家,特别的亲切。”
谈到寒假,林燕显得异常兴奋,她说,这次寒假感触最多的莫过于聚会,而在聚会上,大家讲到更多的则是自己的大学生活。听到以前的同学侃侃而谈,描述着各式各样的生活――加社团、组乐队、参加比赛等等。林燕才发现自己大学的第一学期,过得有些单调,似乎是高中生活的延续,她几乎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半年的时间,她只逛过一次街。
所以在新的学期,她希望在抓好学业的同时,好好地经营大学生活,让自己的大学过的更加充实。
赴新西兰交流生刘梦渝:
“Enjoy myself!”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城市学院注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今已和美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今年的2月18日,一批学子告别母校,远赴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交流学习。
刘梦渝是其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和城市学院一样,怀卡托大学也在3月1日正式开学。虽然之前她了解了不少关于新西兰和自己要就读的大学的信息。但是到了学校,一切还是让她感到新奇,她迷恋上了那足以当2个高尔夫场的大学草坪。7个人的小公寓里,男女混住,他们拥有自己的个人房间,她的室友来自不同国家,学习不同专业。“自来熟”的刘梦渝凭借着一手不错的中式菜,在这群室友中混的如鱼得水。
在新学期,对于繁重的课程、全英语的教学,她不免有些压力。但是说起新学期的希望,她说:“Enjoy myself,希望可以和大家做到无障碍的交流,多交些国际朋友。”
高年级学生孙晶晶:
“考些证件,为以后铺垫”
行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有一群学生特别的容易辨认。他们不像大一学生成群出入,又不像大四前辈形色匆匆,他们习惯于休闲地漫步在校园的道路上,他们就是大二、大三的学生。
孙晶晶今年大三,这个学期她的课程并不多,所以,她准备利用这些时间去考证,为以后工作铺垫。尽管身边的不少同学都认为,现在的“证”含金量都不高。但是她说:“与其浪费时间,不如考些证件充实自己的生活,有证件在手,总比没有好!”
她告诉记者,这个学期,她准备拿下驾照、六级证书和会计资格证。
应届毕业生梅芳燕:
“能像薛宝钗一样!”
步入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2006级的学子有着更多的感慨。这个学期,写论文、实习、找工作将成为他们的主要内容。多数时间,他们将不在校园里,而是通过实习等各种途径全方位充实自己,让自己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现在在机关报实习的梅芳燕刚回到学校注册。她说,这个学期任务比较重,压力也比较大。不仅要处理好实习单位的工作,还要写好毕业论文。她将“落实工作”作为这个学期的首要任务。
对于新学期的希望,她说:“希望我在工作、生活、爱情还有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都能处理好,希望自己更成熟些,能像薛宝钗一样,理智、聪慧、富有真情地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