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创意学院院长陈振濂主持召开2010年第5次院务会议。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特邀出席。会议研究了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体思路。提出要继续探索创意艺术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通过构建创意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编著系统教材,形成具有城市学院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新路。
在分析了国内外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和问题后,陈振濂院长指出,城市学院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但只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创意与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上寻找新的突破,就能实现快速发展并后来居上。本学期是承上启下的开局之年,因此要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总结提炼创意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学院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意学术研讨会上,青年教师刘双花提出的方案值得鼓励。要继续开展创意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横向年级制、纵向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总结案例,提炼经验,完善机制,形成体系,优化教案。通过五年至八年的努力,力争在创意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上有重大突破。条件成熟时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
二、启动创意与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编写工作。创意学术研讨会上,青年教师方华的教材方案有了一定基础。目前青年教师实践案例较为充足,但学理修养相对欠缺。编写教材要有理论基础,具备清晰的思路和完整的系统框架。具体步骤可先由教师制定教材框架,然后由专家论证,补充完善。写作思路是从案例(教案、学生作业等)出发,归纳、总结和提炼出理论。案例可以设计成A类和B类两种类型。
A类型为“理论-实践”:即①从创意学基本原理出发进行实践,实现创意思维在实践中的运用。②现有课程融合创意理论,即从技术出发到创意理论。B类型为“实践-理论”:即从教学实践出发积累案例,再对成功案例进行研究,提炼上升为理论。要求每位教师都有一份细致的教学方案,A型B型案例各取五个,合计10个案例,全院20位教师即可积累200个案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炼经验、探求规律、凝聚理论。本学期召开第二次创意学术研讨会,每位教师在大会上总结交流研究成果,以进一步推动教改工作。
三、承接社会活动项目,树立创意学院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设计举办全国性的大学生设计展评活动,如伞具、文具、生肖玩具、吉祥物等,引入赞助商出资冠名,通过作品征稿、作品展示、专家评奖和媒体宣传,扩大浙大城市学院艺术设计教育在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要建立创意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奖励制度。创意学院的教师要具备创意的素质和潜能,技术固然重要,但在创意学院思想和理念更重要。学院要制定鼓励政策,普通教师出成果要给予重奖,从政策上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创意学术研究和实践。
五、举办2010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作品展要避免“摊位”式的展览模式,要设计展示主题和理念,把所有作品纳入展厅的统一框架中,整体、全面、集中展示本届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胡礼祥书记作为创意学院联系领导,对该院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说,首先要营建创意文化氛围。可以把2010年确立为创意学院文化年,进一步厘清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和师德风尚,形成创意学院特有的文化。二是创意人才培养要从实践入手,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学生作品展出后,应组织学生对每件作品进行研究,让创作冲动升华为理性思维。教师也应从教学活动中培养全面素质和能力。三是继续开展创意艺术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上学期举办的首次创意学术研讨会只是一个开端,要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创意艺术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通过构建创意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编著系统教材,形成具有城市学院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新路。
会议讨论了创意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对于马青、张云同志从一线教师岗位提拔任用为副院长,胡礼祥书记和陈振濂院长充满期待,希望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独立承担起各自的工作。胡书记勉励说,作为领导人要研究领导力和执行力问题,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力、决策力、沟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创意学院直支书记徐波,副院长马青、张云出席会议。党政办公室主任张小玲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