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瑰丽多彩的2009年10月,对于年轻的城市学院显得意义非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城市学院迎来了十周年院庆,校园处处流淌着喜庆与自豪;学院第八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每位学子在赛场上挥洒着青春与激情。十月的城市学院,被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欢欣、活力、斗志。十月,聚焦那一群默默忙碌在各自跑道上的身影,记录下这些感动的瞬间,抓住这些即将遗忘的美好!
校园记者陈洁:“我们比运动员更忙碌”
田径场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最美的声音读出一句句激励的话语;他们用最专业的视角拍出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他们用最生动的字眼写出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他们,就是我们可爱的记者们。陈洁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了这次运动会的电视报道。
运动会当天,我们早早的来到运动场。主席台的机子,就位;入场式的机子,就位;游机,就位……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开幕式是拍摄的重头戏,我们一点都不敢马虎,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我们要不断的选角度,站着,跪着各种姿势都用上了。随后,我们被派到各个赛场上,拍摄比赛的情况。奔赴于各个项目的冠军之间进行采访,我感觉我们比运动员更忙碌。
当得知信电分院在一个比赛项目中破了校记录时,我在第一时间采访了一位信电专业的同学,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他冲着镜头手舞足蹈,十分兴奋。我很高兴能在当时记录下这些欢呼雀跃的镜头,那是最真实的情感表现,也是运动会上精彩的一幕。
裁判员张园园:“离成功的瞬间那么近”
回表归零,运动员上道,发令员举枪,白烟四散,开始计时。不是运动员,不是啦啦队,第一次作为一名裁判出现在运动场上,这两天,张园园见证了短跑的激烈竞争和长跑的艰苦难耐。“我们静静坐在终点线,我感受到了一个裁判员在判罚公平公正的重要性感受到离成功的瞬间那么近。”
在红白相间的跑道上,运动员们热力四射,争着冲向终点。当他们刚好过终点线那刻,迅速摁停秒表。也许第一名的成绩诞生在你的手里,所以全过程需要你的神经高度集中。这是对运动员的负责,对所有观众的负责,更是对我们自己的负责。面对运动员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向上精神,我既感动又振奋。
常会觉得自己担任裁判员很有成就感,看着一个个好成绩的诞生,看着一个个记录被打破,我会觉得有我一份功劳,因为我们最接近这些成功的瞬间,因为这些成功跃然于我们胸前的秒表之上。
啦啦队员皇甫美乐:“我爱这青春的颜色”
活力的绿色、激情的橙色、热情的红色、真诚的白色……看台上、田径场上,各色院服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并不是普通的看客,他们是各个分院的啦啦队,他们要为竞技场上的健儿们呐喊助威。在此次的运动会上,信电学院和创意学院用他们的团结和努力赢得了第八届运动会的道德风尚奖。
“信电,加油!加油,信电!”作为信电啦啦队的一员,这是我们最响亮的口号。比起赛道上的运动员,我们显得很轻松,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声音给予他们支持。1500米、3000米、5000米,当耐力的考验来临时,那口号,那声音一次又一次响彻校园的上空,我们用尽全力,似乎跑在赛道上的是自己。最为啦啦队,我爱这青春的颜色。
“在此次的运动会上,我们没能取得最好的成绩,但是我相信,场上那一群亮丽的红色身影会给所有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女子100米的赛道上,我们第一时间跑去搀扶起摔倒的运动员。在男子5000米的跑道上,是一群身着红衣的学子的前进。”创意学院的一位啦啦队员如是说。
礼仪队员洪斐:“我们用笑容奖励汗水”
有一抹笑容很灿烂,有一缕身影很美丽,身着红色的旗袍,脚踏黑色的高跟鞋,呈现的是优雅的姿态,更是执着的奉献。她们在主席台上用美丽的笑容交托运动员汗水堆积的荣誉。
运动会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幸福加辛苦的。每天六点多起床化妆,一整天以笔直的站姿,灿烂的笑容面对老师同学,这就是我们礼仪队在运动会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包含巨大的艰辛,一天下来,我们的脚基本都已经麻木了,脸也有点抽筋。当夜晚看着磨出水泡的脚,我们没有抱怨,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因为这是我们的付出方式,用笑容奖励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每当看到运动员从我们手上接过奖牌和鲜花,眼中倒影着他们脸上灿烂如花的笑容,耳畔充斥着啦啦队们胜利的呐喊声,那一刻,我们是感动加幸福的。
虽然他们没有在红色跑道上挥洒汗水,没有在观众席上奋力呐喊,但他们一直都在,他们一直保持笔直的姿态,灿烂的笑容,陪每个运动员、啦啦队以及其他的老师同学捕捉运动场上的每个精彩瞬间,并用她们的方式记录他人的成功。
相关报道链接:镜头绚丽多姿 青春炫动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