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开启大学故事,书写人生篇章,共筑美好蓝图
发布时间:2016-09-20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1B6A1110.JPG

  “今天给大家讲述已经发生的大学的故事,今后的故事将由你们来书写,展现你们的风采,刻上你们的烙印。”9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长吴健给2016级新生带来题为“大学的故事”的讲座,一开篇,她便充满期待地向同学们阐释了讲座主题的缘由。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吴健指出,每一位新生都应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而不能懵懵懂懂、浑浑噩噩,而作为师长的建议,她以“认识大学,了解浙大,走进城院,学长的故事,你的故事?”五个板块帮助新生认识大学,了解学院,以共筑大学生活的美好蓝图。

1B6A1184.JPG

  说故事,回溯历史继往开来

由于G20杭州峰会,杭州的旖旎风光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讲座开场,吴健就用一组迷人的杭城风光照片、用杭州故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她指出,坐落在钟灵毓秀的杭州,城市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就在学院附近的千年京杭大运河,其文化底蕴并不亚于美丽的西湖。“20169月,记住这个时间点,杭州刚刚举办了建国以来规格最高的外交大会,而你们恰好在这个时候来到杭州,开启大学生活。这就是故事的开头。”

讲述大学起源时,联系意甲介绍欧洲中世纪最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讲述大学的发展时,提及《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谈论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时,向大家介绍在G20杭州峰会中学院志愿者们的故事……在讲述历史长河中的“大学的故事”时,吴健频频引用大家身边各种熟悉的元素,使得抽象的历史更为亲切可感,令同学们听得入神。

拥有浙江大学的基因,学院和浙大血脉相通。吴健着重介绍了浙江大学悠久而光辉的办学历史。浙江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求是书院历经沧桑,几度易名,还经历了停办,而后于1928年才正式更名为浙江大学。而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更谱写了一曲“文军”长征的史诗。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盛夏、人生的关键。”吴健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心怀殷切期望的慈母,“不仅要有小目标,还要站得高。”“大学四年,一定要闯一闯!”殷切叮嘱声声入耳。她引用了自己喜欢的作家龙应台的话,代表作为父母的心声:“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1B6A1198.JPG

  听故事,满怀憧憬蓄势待发

三千余双满怀期待的眼睛,三千余颗热切憧憬的心,这一刻都迫不及待,要在自己大学生活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

从学院最初建立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屹立于运河之畔的现代化高校,学院已成为浙江大学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老师是学生求学之路上的指路明灯,全国模范教师魏纲,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肖铎、曾玲晖,“感动杭城十佳教师”杨海锋、沈王兴,第一届浙江省最美教师、第三届浙江大学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苏德矿……学院的课堂,出现了许许多多闪光的名字。

“校友就是你们的榜样。”在“学长的故事”板块中,吴健从学院的三万六千名校友中,选取部分优秀校友事迹,将学长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其中,有创业者、学者、公务员等等。新生们看到自己分院的校友之后,对于自己的职业理想就更多了一份憧憬。

为了使广大新生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学院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吴健对学分制、主修和辅修专业、转专业、1+3项目、立交桥、博学计划班等做出了介绍。同时,她还向同学们推荐了通识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和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SHUCC)等网络学习方式。

“走出去看看,你会发现人生大不相同!”吴健特别介绍了学院国际化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两个办学特色,她强调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去创业,而是要大家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富有闯劲的创业精神。

“院长讲座让我对于自己的学业规划更加清晰明确,我希望今后可以多参加演讲辩论活动,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来自商务英语1501的范琦琪在讲座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原本希望多参加一些社团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现在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学会取舍吧,学会合理安排平时的社团活动和学习时间。”

1B6A1209.JPG

  续故事,城市理想扬帆起航

对于即将迎来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新生们,吴健在寄予殷切期望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你们面前,你们面对的是一条河,对于某些人是浅浅的小溪,一走就过去了,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有一定深度的,不知道是不是会淹没自己。因此,大学第一年,要学会适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大一适应,大二拓展,大三选择,大四冲刺,短短十六个字,吴健简单明了地概括了自己对于大学节奏的建议。

渐近尾声时,吴健借一名新闻专业学生提问的例子,回答了不少同学都曾有过的疑惑:“我是新闻专业的,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一个人逻辑思维培养的最重要途径,我们也非常希望今后的新闻人,既要有人人称赞的文采、飞扬的思绪,也要有理性的逻辑判断。而这样的逻辑能力培养,跟很多课程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可能并没有显性的应用,但实际上却是工作与生活中的‘无用之大用’”。 

“第一,到城市学院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讲座最后,吴健借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两个经典的问题,向2016级新生提出了两问以共勉。并希望同学们强健体魄、磨练意志,畅享大学多彩生活,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书写属于自己的大学故事,人生故事。

1B6A1141.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