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地开展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提升办学的社会影响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6月18日召开招生宣传动员大会,对即将奔赴全国各地的招生宣传人员进行培训。学院院长吴健作动员讲话,副院长朱永平分析形势并部署工作。招生办主任范晓清解读相关招生政策。
凭借高质量的办学和名城名校的优势,学院招生工作连创佳绩。2014年学院录取考生3451人,在省一批次招生中,理科录取100人,投档线611,高出一批线14分,较去年高出8分,平均分616.3。文科首次在一批招生,录取20人,投档线629,高出一批线8分,平均分634。在省内一批次录取中,学院文理科最低投档线分别超过了10所省内老牌一批次院校。在浙江省二批文科投档线为548分,高出二批线63分,名次为9615名,比上一年提升1014名;理科投档线502分,高出二批线82分,名次为31306名,比上一年提升2703名,学院整体生源质量继续稳居全省同类院校榜首。2014年是学院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第二年,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文理科共50人,215名入围考生中有111人第一志愿填报,顺利录取优质考生。
2015年学院招生总计划3391人,招生专业包括36个普通本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覆盖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安徽、山东、湖北、四川、辽宁、新疆、河北、广西、贵州等13个省份及地区。其中浙江省招生2482人(文科695人,理科1787人)。
继土木工程专业、资产评估后,今年学院一批次招生专业新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计划招生共180名(包括地方专项计划8人),土木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是6000元/人•年,资产评估为5300元/人•年。通过浙江大学立交桥转入浙江大学学习的推荐比例可达专业在籍同级学生总数的5%。对上第一批次线成绩录取的学生,还将获得每人5000—40000元不等的新生精英奖学金。
国际化教育是学院的两大特色之一,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展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简称UW项目)以及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简称UNL)开展的学分互认课程合作项目继续开展。这两个项目均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进入世界名校深造。
学院今年新增商务英语专业。学院转专业政策较为宽松,每年全院各专业共提供约500余个转专业名额,在第二批专业就读的优秀学生有机会申请转入一批次专业。学院“1+3”项目(从大一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进入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以及“三位一体”招生都将继续实施。
朱永平分析招生形势,并部署招生工作任务。在具体举措上,强化责任,继续分院包干,主要领导负责;加强队伍方面,增派专业教师,院领导深入一线;有效宣传方面,利用多种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强化宣传特色和亮点;充分发挥老师、同学以及校友的重要作用,积极服务考生,提供深度咨询,帮助考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拾阶而上、达成心愿。
“招生是体现学院水平与实力的外显性指标,渗透于学院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又有时间段,在实战阶段特别要强调临门一脚的战术与技巧。”吴健充分强调了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并感谢所有的招生宣传老师、同学和校友的辛勤付出,并希望大家以充分的热情直面挑战与压力。对于今年的招生工作,她提出三点期望:首先要有专业性,做到“知院、荣院、爱院”,对于学院的政策、阶段性成效、发展重点与特色了然于胸,这是保证招生工作专业性的前提。其次是有效性,加强对于重点时段的分析与把握,做好重点中学与生源基地的工作;强化多方位多元化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与宣传手段,特别是新媒体,全方位发布信息,以强化临门一脚的有效性。第三是细腻与细节,学院的宣传资料力争体现学院精致博雅、大气开放的品味,招生宣传的老师代表了学院的形象,也要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充分的准备从容应对各类情况各种问题,以体现学院的水平与品味,充分展示学院软实力。
学院各招生宣传工作组将于6月23-27日和7月23-25日分赴各生源所在地开展两轮招生宣传。学院招生热线(0571-88018551)将于6月23日-6月27日(8:30-18:30)和7月16日-25日(8:30-20:30)开通。6月23日、7月23日为学院“校园开放日”,迎接全国各地考生来学院实地参观考察。届时,学院招办和九个分院的老师将在图信大楼设点,接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现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