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学院召开期末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一学期的工作,部署暑期前后相关事宜。院长吴健部署工作,党委书记胡礼祥主持会议,副院长应晶、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斯荣喜、党委副书记刘玉勇、副院长朱永平和院长助理夏顺仁等出席会议。
会上,吴健简要回顾了本学期的几件大事,并做工作部署。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期进一步改革完善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土木工程和资产评估两个一批次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设计、制定。此外,一专业一示范基地计划顺利起步,已经有13个校外实践基地立项建设。本学期在信息化与教学模式结合方面也做出了效果良好的尝试,特别是以MOOCs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在国际化教育方面也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和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签署了共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意向书。
吴健指出,经过多轮的思考探讨,学院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已较为明晰。办学定位是全面服务杭州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一流本科教育品牌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坚持以'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为发展路径,树立品牌。
吴健希望充分利用暑期,围绕目标与路径,找准几个突破口,思考下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国际化教育以及依托浙大方面,以国际化教育带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在专业学科布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更好融入浙大打造的独具特色的办学体系,提升办学实力与水平。
“在办学十五周年以及‘十二五’规划实施关键期的重要时间节点上,特别要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胡礼祥强调,要从理念、标准、模式三方面思考人才培养:更新理念,以国际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完善标准,2014—2017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模式改革,以行动来实现理念与标准。关于下一步怎么走,他指出一要在自己思考的同时,借助外脑,以凝聚共识,谋划发展;二要强调文化建设,总结、梳理、展示、宣传十五年来的办学经验与文化。
刘玉勇强调了暑期的安全问题。特别强调了20个团队380多人参与的暑期短期境外交流项目,以及1000余项目、1万5千余名在校生参与的短学期实践的安全。此外对于预防自然灾害、军训安全、暑期校园施工等也做了相关说明。他希望各分院部门将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在第一位,做好自查,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会上,各分院、各部门通报了暑期前后开展的工作。据悉,7月23日是学院第二次校园开放日活动。暑期工作会议及新学期工作会议暂定于8月28日、29日召开。2013级学生参加军训时间为9月2日—9月14日。2014级新生将于9月16日报到注册,老生将于9月18日报到注册。9月22日全院开始正式上课。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