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浙大城市学院第七届创新创业文化节开幕
发布时间:2014-04-16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4月15日,5位优秀创业校友受聘学院第二届创业导师,同时也拉开了学院年度重头戏——第七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节的序幕。学院党委书记、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胡礼祥,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应晶,学院党委副书记、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刘玉勇出席了文化节的开幕式。

  开幕式以一段宣传视频结了上届文化节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并介绍了本届文化节的情况。本届创新创业文化节将围绕“创新有道,创意无限,创业成才”的宗旨,通过创新实践、创意生活、创业求索类48个项目持续到今年十月,为广大同学参与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提升和创业精神培养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

  为了便于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文化节的各项赛事和活动,积极参与比赛,组委会专门编制了创新创业各类赛事指南,并由刘玉勇为学生代表发放赛事指南。

  一支充满动感活力的舞蹈《我相信》将现场的气氛推至高潮,主持人趁热打铁介绍了五位优秀成功创业校友——2003届信息工程专业蔡微微,2004届金融学专业的涂思思,2005届国贸专业的韩杰、经双联专业的马扬尘,2007届工商管理专业的王安平,并由应晶向他们颁发了创业导师聘书。

  校友韩杰作为创业导师代表与同学们分享了宝贵的创业经验。职业生涯中难免经历失败,但韩杰说:“年轻时经历失败是一笔财富”。现在韩杰从事金融房地产行业,也创立自己的公司,从最初的打工仔到如今的总经理,他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韩杰指出,当下自主创业的大环境很好,但仍存在不定因素、不可抗力,因此他给同学们一些创业的忠告:将创业的发展目标定为“精益求精”,而不是盲目地“做大”,中国的市场广阔,可以做的有很多,但缺少的是精品。另外,学习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强大,才能提升完善自己的价值。在校大学生要珍惜象牙塔中的时光,在思维和眼界尚未被禁锢之时,积极思考,构思自己的未来,将创业的种子埋在心里,等待成熟的一天。

  “心有多高,路就有多宽。”胡礼祥做总结发言,预祝本届创新创业文化节圆满成功。他指出,学院致力于打造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业者一方面是可以培养的,包括对学生创业意识的诱发,创业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对学生之后的道路选择都会有影响;但创业者又是不能培养的,因为创业需要开拓,走与别人不同的路,所以真正的创业者只有在社会上才能产生。不能期待大学中真正培养创业者,只能孕育氛围,培养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去培养,结合专业教育使学生以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又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专业学习。

  胡礼祥特别指出,学院的创新创业氛围越来越浓,走出校门后的创业者越来越多,而学院去年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更是一大突破。去年的文化节技术含量高,出现了睿鹰1号等引人瞩目的成果,学院承办的大学生创意生活节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希望这届文化节在以往积累的基础上更上层楼。

  结合文化节的“三创”宗旨,胡礼祥认为创意是源头,创新是手段,创业则是一个结果。他希望大家积极去参与,找到能够投入的点,经历越多成长越快。他还鼓励创业导师、优秀创业校友与学弟学妹们多交流,多为他们提供一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形成良性循环。“48个项目就是48个舞台,你们就是舞台上的精灵,期待同学们多参与,不仅是自己分院的项目还积极参加外分院的项目,形成团队化交流及专业间的碰撞,跳出最美的舞蹈,培育创业的肥沃土壤。”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