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风雨操场举行。
阳光甚好,伴着三三两两、结伴同行的欢声笑语,竟不觉寒冷之意,却已能深深感受到招聘会现场的热烈气氛。温暖的氛围、轻轻的音乐仿佛融化了竞争激烈的气氛,让会场显得祥和温馨。众多招聘单位做足各种姿态求贤纳士,追随着新年的脚步,应届毕业生们也迈开了求职的步伐,用制作精美详细的简历、自信十足的自我介绍以及扎实稳固的专业知识来获得招聘单位的青睐。在这个学院搭建起的就业平台上,大家都勇敢地表现着、争取着、奋斗着。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由“热门企业和校友企业招聘区”与“留学教育展示区”两部分组成,共有了250多家企业前来参会。据就业办当天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7千多人前来应聘,用人单位共收到简历3082份,其中有655位同学已经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意向。
寒冬不寒,多方合力破解就业难题
这是浙江省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第二次与城市学院合作举办招聘会,旨在为更多的同学搭建平台,做好就业指导与培训。狄主任表示:“我们要竭尽所能为大学生提供好的服务,做好就业指导、了解市场需求、明确就业形势,以及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对于当下的就业环境,学工委副主任周笑平给我们做了深入分析。她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今年的就业岗位是去年的80%,可是毕业生却比去年多,这就形成了供需矛盾。除此之外还有结构性矛盾、地域差异等。周笑平表示,学院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平台,参与本次招聘会的企业都是经过不断筛选的,质量很高。在人才培养中,学院也面向市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与实践结合,强化创新创业与国际化教育两大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竞争力,在就业大战中抢得先机。
参与此次招聘会的各类单位,在市场中占有主动权、选择权,但他们却也求贤若渴。各种新鲜的招聘手段,新颖的创意思维,更有“你若是良才,我便是佳木”的口号,无不体现他们对人才的渴求。
作为毕业生,大部分的学生都十分珍惜学院提供的宝贵机会,准备充分,认真应聘。记者现场采访中,遇到了创意分院曾获得台湾地区设计大赛黑熊奖等奖项的同学,传媒分院跨领域会多国语言的同学,也有工程学院技术专业能力强、精通法务的同学,企业对于此类人才都摆出了抢夺之势,开出了较高的待遇条件,而这些“身怀绝技”同学也多谦虚审慎,以学习的心态去努力寻找有前景、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关怀深切,城院领导心系“一线”
不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较为低迷的经济状况使今年整体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牵动着学院领导的心,我们又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在人头攒动的会场出现,他们坚守在“第一线”,关注着同学们的应聘情况。
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表示,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城院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较强的能力以及敢于竞争的精神。胡礼祥强调,“我们的教育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还通过 ‘团队化运作’和‘项目化实施’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更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同时,胡礼祥指出,在就业过程中,学生要调整心态,不宜眼界过高,要把握时机,当机立断。在选择岗位时,要注重适合自己,使自己学有所用,提高能力,获得成长,不要一味追求薪酬。而且在应聘中要认真考虑,不轻易反悔,增加自己诚信度的同时,提升学院的整体形象。
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勇也给予同学们许多意见与建议。在应征者中,不乏“骑驴找马”的同学,刘玉勇表示,“人生短暂,不要等。自己要把握机会,创造机会。”在就业中,是更多考虑专业还是更多考虑个人兴趣?刘玉勇指出,专业与就业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所长,而凭借兴趣,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有意识地架构自己的职业蓝图。
百花齐放,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在招聘会现场,国美、联华华商、哇哈哈等许多知名企业的展位吸引了大量学生。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参加城院的招聘会,据公司负责人介绍,截止到当天中午11点,来应聘的人员已经达到120人,应聘者都比较积极踊跃,展现了良好风貌。与此同时,招聘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在这样大规模的招聘会上,我们希望应聘者在面试回答问题时可以一针见血、简洁明了,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同样备受关注的是中国中铁隧道杭州分公司,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在其他高校的招聘会上,大多数学生只是观望,很少投简历。而此次招聘会许多学生踊跃投送简历,他很欣赏城院学子这种积极争取的态度。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该公司负责人会跟每个应聘者强调工作地点不稳定的问题,原来,由于该公司主要承包工程类项目,许多员工需要跟着工程跑,在外奔波。
在招聘会上,招聘单位发放了各色宣传单、小卡片等,拿出浑身解数吸引应聘者。但“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杭州必须广告有限公司了,不光公司名字别具一格,在招聘会现场,还请来了一位城院学生做兼职,穿着袈裟,扮演“唐僧”坐镇宣传,希望能够找到优秀的人才,充分展现了他们对广告创意的追求。必须广告公司也是第一次来城院招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该公司里有城市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素质很高,可塑性很强,给公司留下了很好印象;此外公司也了解到,城市学院的广告学专业非常不错,于是特来“纳贤”。在该公司工作的学院2008届广告学校友刘星宇告诉记者,这个公司规模虽不大,但发展前景良好,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与上升空间。
人才济济,应聘同学各显神通
此次来应聘的大部分同学目标很明确,而且着重于专业对口。大四土木工程专业的王同学向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杭州分公司投出了自己的简历。他热情地说:“我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中铁可以让我学有所用,当然也有考虑中铁的薪资福利待遇等因素。”国贸专业的张同学也基于专业对口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等原因,向国美电器的财务类职位投出了简历。
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应聘的工作和专业不是很相关。商学院的沈同学是学国际贸易的,可广告公司却是她心仪的单位。看着记者惊讶的表情,沈同学微笑着表示,“我之前有在广告类的企业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她对学弟学妹说,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多一些工作经历和能力,这样找工作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在就业浪潮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时,有一些“贝壳”被留在了沙滩上——考公务员、考研或者出国深造的同学,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完善和提升自我,以胜任更好的职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田同学就是其中一位,大一时任班长,大二、大三参加公益活动并管理志愿者团队,大四时任党支部书记,他所在的团队设计的混合动力车还曾获“全国潍柴动力汽车设计创新大赛”第一名。他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详尽的规划,他说:“参加招聘会是做两手准备,主要还是以考研为目标。”他打算考吉林大学的研究生,继续学习更多与车辆工程关系密切的专业。对这场招聘会,田同学认为,招聘会中有不同梯度的公司,给同学们更多样的选择机会,同学们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田同学此次投了三份简历,分别是“亚太机电”、“中铁”、“必胜客”,他说:“虽然我很喜欢工科的东西,但是觉得自己在管理方面更有优势。”
在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许多非毕业生也前来“取经”,走进招聘会,积累人生经验。在招聘会现场,记者也发现一些大三的学生,明年也将步入就业浪潮的他们,早早开始了自己的就业计划,周同学就是其中一位。“我这是第三次来招聘会,每次心情都不一样!”他表示,自己毕业后的主要目标是出国留学,现正积极准备雅思考试,但无论如何总要面临就业,“多逛逛招聘会,能多了解一些招聘情况,多积累一些面试经验,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