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政研室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0年政院联席会议在城市学院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双方合作情况,就如何更好地打造合作平台,完善合作工作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王平,浙大城市学院院长吴健出席会议并讲话。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副主任涂冬山出席会议,城市学院院长助理夏顺仁主持会议。
杭州市委党校科研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军工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处、浙江工商大学科研处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王平与吴健签署了《杭州市政府政研室与浙大城市学院2010年政院合作平台项目协议书》,涂冬山与夏顺仁签署了《杭州市公共政策情报资料研究中心与浙大城市学院合作研究项目协议书》。2011年,浙大城市学院与政研室对外合作课题项目首轮共有9项课题立项,涂冬山、夏顺仁与对应课题负责人签署《政研室2011年对外合作课题协议书》。
据了解,浙大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合作始于2006年。2007年10月7日,双方深化合作,签订了政院合作协议,本着“真诚合作、务实推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建具有战略性、开放性、依托性的政院合作研究机制,成立了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作为政院合作的工作平台,中心以项目为抓手,以研究队伍与专家咨询网络为依托开展工作。四年来,浙大城市学院共承担政研室30项课题研究,6项课题获市长批示,其中两位老师的研究报告和论文获16届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除课题成果外,学院老师还完成近40期《政研参考》编辑,收集送阅信息390篇,录用341篇,其中获市长批示42篇。吴健在会上表示,政院合作研究平台从初始 “孵化”到机制形成,再到课题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政院合作平台以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为载体,在培育青年研究团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共计有40余名教师曾主持或参加了合作课题研究。参与合作课题的教师代表也列席会议,他们表示通过参与政研室合作课题研究的平台,提高了研究水平,提升了研究价值,带动了学生的培养和成长。
吴健在会上强调,政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必须要做好的份内之事。政院合作是学院发挥优势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执政提供的咨政服务,同时也是学院借力发展的需要。展望未来, 吴健表示,学院将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参照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与安排,积极发挥学院科研人才与学科专业整合的优势,不断完善“主动融入,平台合建,任务导向”的政产学研合作研究机制,坚持面向实际,进一步拓宽政院合作研究领域,更好地借助“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平台,发挥政府“外脑”作用,进一步强化“资政”与“育人”两个功能,通过学科力量为服务杭州提供支撑,加深合作内涵,力争打造一个多赢的平台。
王平在会议总结时表示,城市学院与政研室的合作起步早,定位准,机制活,为政府民主决策、科学执政提供了良好的咨询服务。他在会上提出“大学与城市是什么关系”、“大学靠什么影响城市”、“政府部门与高校的合作内在动因是什么”等三个问题与大家探讨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他认为,大学是城市的头脑,大学是城市创新的源泉,大学影响城市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城市造就大学的气质。政院合作恰恰实现大学与政府的双向对接机制,政府不是万能的,大学应该是城市的智库,政府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咨政建议。开放式办学与开放式行政相结合,是当今大学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他希望今后立足于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可持续发展机制,继续为城市学院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为杭州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政研室相关处室负责人,城市学院党政办、科研部、合作发展部负责人,各分院产学研分管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