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12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9年暑期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举行,院长吴健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指出,专业是生存的基础,学科是发展的动力。作为杭州市属地方高校,政产学研合作是城市学院实行开放办学、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础上的学科,则是实现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支撑条件。因此,全院上下要凝聚共识,进一步认清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进一步调动并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立足现有资源条件和工作基础,通过学科与专业的协调联动,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为学院“创特色、上水平”,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强大后劲。副院长应晶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议程,一是认真总结重点学科(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经验,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精心谋划打造学院品牌和特色学科、专业;二是按照专业、学科和师资队伍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如何凝练学科特色,探讨加强师资队伍结构、团队建设规划和举措;三是讨论学院关于“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讨论稿)等。与会者围绕“创特色,上水平”办学目标,“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集思广益,积极为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建言献策。会议采取主题报告、小组讨论、大会发言等形式进行。大家认真总结分析近年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实际,提出如何凝练学科特色,如何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思路和措施。
院长助理夏顺仁、周金其出席会议。会上,夏顺仁做了题为《凝共识 造氛围 合力建设学科未来 创特色 上水平 锐意铸就城院辉煌》的专题报告。报告用详细的数据对比了我省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分析了学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以及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通过集中资源、瞄准目标、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努力使学科发展满足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使得学院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成为上水平、凝方向、聚人才、筑基地、出成果、作贡献的关键平台。科研部做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的报告,并对即将出台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等3个文件(讨论稿)做了说明。
药理学、药物信息与新药研究、岩土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城市与电子服务、新闻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商务信息分析、经济法学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先后发言,介绍了各自学科及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和建设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提出,要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电子服务与信息智能、城市建模与集群计算两个重点方向为抓手,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学科融和,提升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通过重点发展方向的建设,促进分院各学科点的均衡发展,打造以“网络与计算”为核心的分院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特色。新闻学学科提出,经过四年的建设,形成新闻学专业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务实精干的科研团队,专业总体水平争取达到杭州市领先、浙江省先进、国内知名。要把新闻学专业争取成为杭州市和浙江省的品牌专业;争取把校内新闻人才实训基地“新闻中心”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推出经验,争取成为杭州市和浙江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院长吴健做大会总结讲话。她说,本次会议是城市学院建院十周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特征,聚焦了问题,寻求了对策,分享了经验,对凝聚共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重点突破,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她说,城市学院从2003年起开展学科建设,经过五年积累成效初现,可谓“小荷才落尖尖角”,不仅有了一批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而且凝练了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战略思维的学科带头人。她指出,专业是生存的基础,学科是发展的动力。城市学院建院历史不长,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学科建设既要高瞻远瞩又必须脚踏实地。要立足现有人力资源条件和基础,通过与专业建设的联动来逐步推进学科建设,以达到稳定教学、弥补短板、凝炼队伍、协调发展的目的。
针对学科建设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吴健指出,一、学科带头人要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形成梯队,为申报杭州市第三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中之重学科打好基础。要坚持高标准,有条件的市级重点学科应争取申报省级重点学科。院级重点学科要努力升格,力争成为新的市级重点学科;二、学科建设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要梳理现有学科基础,好中选优,在建设好“面”的同时,找准几个“点”,重点投入,使其成为城市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在新增立项申报工作中,要重视项目申报书的质量,同时积极开辟工作渠道,确保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立项成功;三、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九个分院情况不同,条件各异,在学科建设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以学科论英雄、论成败”。探求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也是科学研究。在专业与学科的对应上不强求完全匹配,要提倡特色发展,差异竞争。吴健要求本次会议之后,科研部、教务部、组织人事部、计划财务部等部门要根据会议精神,梳理发展思路,制定对策方案,寻求方法途径,早准备、早谋划,为城市学院专业、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稳步、协调、持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分院分管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领导,第一批和第二批市院两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和方向负责人,教务部、科研部、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科研部长钱觉寿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