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5月30日下午,城市学院召开“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方案改革研讨会”,会议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围绕“三型两能一高”应具备的核心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培养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学院院长王立人、党委书记胡礼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庄华洁,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新跃出席会议。庄华洁副院长主持会议。学院教学委员会、教学执行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指导性课程计划修改方案”,并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方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庄华洁副院长介绍了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的内容、进度安排及阶段工作计划的初步设想。她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全局性、大难度”工程,希望各分院、各部门通过调研、试点,以点带面,总体设计,分布实施,边做边改,逐步逼近目标的方法,用五年时间完成这项工程。
胡礼祥书记在讲话中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怎样培养学生”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展开,指出培养人才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能力。胡书记表示,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是对学院领导科学决策能力的考验,是对教师转型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觉成材的考验。毫无疑问,面对学院发展大局,我们必须知难而进,经受考验。
王立人院长用“头脑风暴、充满思想碰撞”形容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性。他指出,今年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年”,又是教育部提出的“质量工程年”。目前,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改革是对学院总体办学能力的考验,而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们,应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的思维和有效的作为,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做贡献。王院长还提出了“多元化出口”的设想,希望以“多元化”理念培养“多元化人才”,以适应用人市场的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