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王立人院长与师生座谈公共英语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06-09-10 信息来源:城院新闻中心


    “我们不应该只是为应付考试和获得文凭而学英语,同学们应该把英语当作一门工具,把学习英语与个人的人生规划联系起来,从心底里喜欢他,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得进行英语学习。”9月8日下午二点,在与城市学院工程学院学生进行的关于英语学习与公共外语课程如何改革的座谈会上,王立人院长表达了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看法以及学院关于英语课程改革的有关设想,同学老师平等交流,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据悉,为了全面掌握学生的学风现状,找到合理促进学风的有效手段,在军训期间,工程分院对本院05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学风现状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同学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欠缺,只有8.7%的同学会在课后经常复习,61%的同学偶尔看看,30.3%的同学在平时很少看英语。23%和43.6%的同学则认为考英语四六级是为了找工作和拿学位的无奈之举。另外据工程分院领导反映,公共外语一直以来就是他们分院的软肋,学位通过率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同学没有通过英语四级。为此,王立人院长召集外语学院、工程学院和党政办、教务部、学工委有关负责人与工程学院的20名同学进行座谈,共同探讨公共外语教学方式和教材的改革方向。 

    在会上,同学们坦率地讲出了自己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对于学习英语的态度,大胆犀利地指出现行英语教学方式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于英语学习,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在英语上,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对于英语不感兴趣,学英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工程的专业课过于繁重,牵涉大家很多精力,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英语学习。还有些同学则认为学英语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工程,虽然每天不断地背单词但到考试时成绩还是不理想,于是便对英语失去兴趣。大部分同学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与高中时相比有所退化,原因则是因为大学的学习环境过于宽松,而同学的自制能力又不是很好,能进行自主学习的同学不占多数。对于现在的英语教学方式,很多同学觉得老师与学生在课上缺少互动,大部分老师强调单词与语法的讲解,缺少听力、口语的训练,所以“哑巴英语”是学生学英语的一大“瓶颈”。他们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采用生动的教授方式激发同学们对于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针对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现状和对于英语教学方式提出的意见建议,王院长认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势在必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学的,老师教的东西毕竟有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转变当前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关键所在。因此,学院决定把工程分院作为公共外语改革的试验田,改进原有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探寻先进教学方式上作出努力和突破,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王院长表示,城市学院是一所都市型的大学,应该培养专业与英语并优的复合型人才。  

    据了解,学院将在本学期为学生提供英语自主学习的信息化平台,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从而使课堂上的教师教学与网络上的学生自主学习很好地结合,为同学们提供尽可能好的的英语学习环境。另外,为了丰富工程分院英语学习的资源,外语分院派出优秀教师为学生授课,同时让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与工程分院学生结对,为提高该分院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共同努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