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浙大城市学院20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隆重举行。会议总结了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了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向取得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称号的5个单位和33名个人颁发奖品和证书。信电学院、生科学院介绍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
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周加敏到会祝贺并讲话。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新跃出席会议并做报告。浙江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浙江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颖云应邀出席会议并介绍经验。
周加敏处长在讲话中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作了简要分析,强调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处于一个不断加压的状态,就业工作的形势很严峻、任务很重。他说,高校要高度重视这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在人员、投入等方面给予就业工作相应的保障。他说,就业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形成合力;要做好就业工作必须认真关注和研究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的调整;应该始终不渝地抓好教育质量,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平台与实习基地;要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贴近学生的实际,解决好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要加强校园就业市场的建设,搞好校园招聘会。
胡礼祥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落实和就业层次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整体育人环境的塑造,关系到学院办学目标的实现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发展。他指出,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而就业工作能否做好取决于“质量”与“营销水平”,其中毕业生的质量是工作的基础与关键,“不能让学生输在就业的起跑线上”。在人才培养上,必须找准“全面素质发展基础上的扬长教育”这一定位,认真贯彻“三全”育人的思想。就业指导工作也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分院、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全员就业”的工作局面。就业指导要从入学就开始抓,强调全过程指导。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想素质的提高与观念的提升,体现出工作的全方位。
胡礼祥书记还对就业指导的技术环节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要广泛联系社会,争取充分的信息资源;要加强应聘技巧的培训,提高“亮相”的水平;要注重包装,要争取“一见钟情、先入为主”;加强观念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工作人员要有爱心。最后,胡礼祥书记对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分院合理策划安排各项环节。各分院要研究就业工作的形势与面临的困难,制定相应的措施,要对教师和毕业生进行充分动员;要统筹兼顾,将就业工作作为分院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统筹起来;要研究、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与评估的机制;要对我们的学生充满信心。
张新跃副书记在会上做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并就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学院在毕业生人数跳跃式增长的情况下,取得了就业率94.5%的成绩是非常可喜。在报告中他还对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2006年全省毕业生将达到17.6万,出现了历年来的最大增量,特别是浙江大学将有近9000的研究生毕业,加上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学院就业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等因素,学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同时,他也强调浙江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学院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学院就业工作积累的经验将是我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遇与基础。
张新跃副书记提出了学院2005-2006学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点。他指出,2006届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夯实基础,走可持续发展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之路。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主动纳入学院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的战略格局中,主动适应学院发展从“上规模”阶段到“创特色、上水平”阶段的转变,积极探索在二级管理与学分制背景下的工作模式与方法,努力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水平,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毕业生就业率。为实现就业工作的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十项重要工作。一、完善工作管理体制,形成合力,开创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认真抓好毕业生就业日常管理工作;三、花大力气做好做实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四、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五、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宣传工作;六、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七、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八、做好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 九、做好贫困生就业与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工作;十、充分发挥学生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金海燕主任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浙江大学2005届本科生就业的基本情况、浙江大学2006届就业工作的思路,对2006年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2010年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他表示,今后要把城市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浙江大学的就业工作范围,在工作中加大对学院的支持力度。
徐颖云主任重点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她着重从时间、内容、策略、服务等四大方面谈了经验。她强调,要明确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要把就业指导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要推进职业指导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要采取“减压、分压、动员、创新以及人性化”的策略和方法,扎实高效地做好就业工作。
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分院院长(常务副院长)、总支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及班主任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工委主任董世洪主持会议。
(李晓博 朱 萍 陆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