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院首次实验室建设工作研讨会日前举行,院长王立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庄华洁做了《转变观念,理顺体制,全面推进城市学院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主题报告。实验室建设顾问应邀出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实验中心、信电实验中心、工程实验中心、生科实验中心以及商学院和传媒分院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分别交流了工作经验。会议回顾了城市学院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学院下一阶段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和工作重点。
会议认为,城市学院是一所成立才六年的新建学校,而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建院六年来,学院已先后投入专项经费4018万元,建设实验室63个,其中建成47个,在建16个。现代教育中心物理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验室通过了省教育厅的质量评估。目前,城市学院实验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总体水平已领先于国内同类高校。
与会者认为,作为一所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在本科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各实验室不仅完成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课程教学任务,还承担了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经管专业的短学期实习任务,以及部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不少院系还并利用实验室开展学科竞赛、学生科研活动等活动。有的实验室还专门设计了学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据调查,仅2004-2005学年,教学计划中实验课开出率为100%,学年实验量达81.41万人时数,基本满足了一所万人大学的实验教学要求。
与会者指出,实验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的“软肋”,城市学院也不例外。目前学院存在主要问题有:不少教师对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制度不够健全,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冯树椿和叶挺秀两位顾问指出,学院要加强引导,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保证教师安心实验室工作。要根据学生规模,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维持日常管理,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克服畏难情绪,重视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学院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会议提出了下一步改进和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与名牌教学型大学相匹配的实验室工作与实验教学体系。会议认为,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理顺体制、健全制度、改革与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激励机制为重点,以建立实验室工作考核及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为龙头,全面推进城市学院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
会议指出,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1)理顺体制,加强管理。包括学院的管理体制和分院的实验中心管理体制,将按实验室建制进行实验室设备的核查,改进或引进新的实验室管理软件,强化管理规范;(2)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必须的各项规章制度;(3)提出符合实验室工作规律和城市学院实际的实验室管理与教学队伍的管理模式;(4)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的激励机制;(5)出台教学实验室工作考核办法,探索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6)加快理工科分院实验室的三期建设,做好已建与在建实验室的验收工作;(7)做好文经管分院的实验室规划工作;(8)做好迎接教育部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的准备工作;(9)推进专业实验室的评估工作。
王院长在做总结发言时指出,实验室建设反映学学校的定位和教学、科研水平,因此,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他要求实验室建设要与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不但要把实验室建好,更要把实验室“建得有特色、用得有特色”。王院长认为,实验室建设要立足自身条件,综合利用,增值开发,在教学、研发、校内服务、社会服务和培养教师中都要发挥积极作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特色。
如何把学生要吸引到实验室?王院长认为,有些分院请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参与实验室的管理的方式很好。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不仅是勤工俭学的一种方式,而应成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手段。学院要创造机会让更多学生进入实验室,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对实践环节的兴趣。实验教学是关系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的大事,王院长要求,要把本次会议介绍的好经验,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推广交流,以推动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关心并参与实验室建设工作。
党政办、教务部、组织人事部、科研部、计财部、现代教育中心负责人,各分院(直属系)分管领导,实验中心主任、副主任参加研讨。
(张莹莹 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