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工程学院机械系低温中心教师王博参与的项目“铁路及其联运能源化工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甘智华教授的指导下,针对我国亟需液化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装备的重大需求,王博围绕LNG无损存储过程涉及的低温高效绝热、低温吸附、存储热力行为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理论与试验研究,明确了LNG罐式集装箱常用材料的绝热性能和放气特性,建立了LNG无损存储热力行为预测模型,为铁路及其多式联运LNG罐式集装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提出了采用多层材料外表面温度表征夹层真空度的新方法,阐明了LNG罐式集装箱在真空丧失条件下的存储特性。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首台基于快速换装模式的 40 m³一体式船用燃料罐箱的研制,开启了船舶可换装 LNG 燃料供应新模式,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为我国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利用及“汽化长江、绿色航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在2002年批准设立,聚焦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点方向,聚焦物流技术装备、绿色低碳物流、智慧物流、物流业与产业深入融合等领域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创新,表彰在物流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该奖项面向全国范围进行选拔,评选严格,符合国家现代物流及产业发展政策,是我国物流与采购等领域科技进步的最高荣誉之一。
自学校2020年转设公办以来,工程学院坚持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服务学校百强建设为指导,在科教创新综合体的牵引下,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学院在提供优异的科研条件和资源支持的同时,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充分利用学院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鼓励开展学科交叉和深入融合,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青年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培育机制,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数量在学校名列前茅,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下一步,学院将根据青年人才的发展需求,协助青年人才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引导青年人才积极融入团队,提供稳定和谐的科研环境,探索合理的激励方案,让青年人才“人进得来、心静下来、根扎下来”,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学校百强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澎湃的青年力量。

王博,男,博士,副教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回热式低温制冷、深冷清洁能源物流装备等技术研究。主持各类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参与编著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参与编制液氢压力容器团体标准1部。担任《真空与低温》青年编委,ISO/TC 220国际低温容器技术委员会中国技术对口工作组专家。
转自浙大城市学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