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为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赋能国土空间规划,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于9月28日下午召开了“数据赋能规划:价值与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学院邀请了联合国大数据全球平台中国区域中心管理处刘小宁处长及团队来我院参加学术研讨,会议由鲍海君教授主持。



针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学院教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桂明老师做了题为《杭州市道路交通治堵路径方法研究》的汇报,系统梳理了杭州市交通系统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移动信令大数据在交通拥堵问题治理上的重要应用潜力。

接下来,李新虎老师发表了题为《城市空间中的时间元素:认知与价值》的演讲,独具创意地利用时间跨度、时间感知度、时间连续度和时间厚度来衡量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对全国重要城市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排名,以提高公众对城市历史遗产的认知水平。

徐向瑞老师做了题为《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从理论创新到数据驱动》的学术报告,他从基础理论、数据获取、指标体系和平台建设多个角度汇报了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在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方面所做的详实研究,为城市低碳减排路径实施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朱自娟老师做了题为《基于GEE的耕地精细化分类提取》的主题报告,她应用创新的理论方法与计算平台解决了以往耕地大范围精细化提取的困难,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此外她还介绍了空天信息研究院在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

最后,双方就大数据计算与应用价值展开了深度的交流讨论,强调了将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应用于官方统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分享新的研究方法、算法和工具的知识,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刘小宁处长充分肯定了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她提出了未来的合作方向,包括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改进交流机制、探索创新的合作模式以及扩大合作领域。
转自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