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这个设计图怎么画?”
“根据受力分析、电路原理,自己先尝试着画。”
“老师,我的考试时间和开题报告的时间冲突了,怎么办?”
“别担心,我们会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你不会落单的。”
“老师,我决定考研了。”
“很好啊,现在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了,选好学校和专业了吗?”
……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满办公室,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关爱。远远听见一群人爽朗的笑声,她正在和学生们促膝畅谈,关于学习、生活和未来。
“人气最高”、“邻家姐姐”、“随和热情”……记者走访了她的学生,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是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她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她,就是城市学院工程学院教师吴央芳。今年是她第三次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怀揣着好奇和期待,记者敲开了教师办公室的门……
教师梦萌芽
1996年大学毕业后,吴央芳进入了企业工作。她优异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但是,她觉得当时生活状态偏离了自己的理想,几年的工作经历告诉她,究竟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其实早在高中时期,吴央芳就开始憧憬“教师”这个职业,希望有一天可以站上三尺讲台。“当年因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与师范院校擦肩而过,让我留下了遗憾。”于是,她毅然决定考研究生,继续自己的“教师梦”。
1999年,吴央芳重新捡起渐渐遗忘的书本,边工作边备考。“临近考试时,我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在家一心复习。”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如愿以偿被录取为浙江大学机能学院的研究生。“我的‘教师梦’萌芽了!”
教师梦实践
2003年研究生毕业,面对各大企业和高校的岗位,吴央芳的就业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实现“教师梦”。“因为对浙江大学有特别的感情,同时也看中了城市学院的发展前景,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
6年来,吴央芳一直耕耘在教学一线。任课老师、班主任、教学副主任,她身兼数职。忙碌的工作并没有让她的热情降温,“优秀班主任”、“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就是对她最好的肯定。
工程学院男生居多,对吴央芳而言,这是一个挑战。她曾经带过2003级的一个班,全班都是男生,被誉为“和尚班”。在教学和交流过程中,她发现男生课堂的互动不太积极。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吴央芳“穷追不舍”,最后终于得知其中的原因:男生的心思没有女生细腻,很多事情心里知道就好。她觉得这样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于是她开始关注不响应的学生,上课经常点名让他们回答问题,千方百计把他们拗过来。
学生对吴央芳的称呼很特别,都很亲切地称呼她“芳姐”。她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关心学生,没有代沟,凡事平等对待。“我把邮箱、QQ、手机号码,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公开,让同学们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我。”平时,吴央芳的办公室总是门庭若市,很多学生都表示很喜欢找她交流沟通,“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芳姐’都会全力以赴地帮助我们,每次都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就算自己帮不上,也会告诉我们应该找谁解决。”
教师梦延续
“成为‘我最喜爱的老师’,有一点惊喜,但是更多的是没有辜负亲爱的同学们。”这是吴央芳发自肺腑的获奖感言。在她心里,这个荣誉的分量并不亚于其它的奖项。前两届她都只是“我最喜爱的老师”的候选人,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是,她觉得对不起支持和鼓励她的学生,所以正是这样一种信念每时每刻激励着她。
“我非常喜欢教学工作,我的‘教师梦’始终都在延续,我想做得更好。”吴央芳目前感觉遇到个人发展的瓶颈,这几年在管理上投入了较多精力,所以她希望通过努力,在教学科研上有更进一步的成长。同时,她也常常思考,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负责人,该如何来培养学生,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工程专业。
吴央芳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身边的学生,并对他们给予了厚望:“希望工程学子可以更活跃、更外向。现在的社会除了需要学识和技术之外,社交能力也同样重要。未来在工程师手中,让我们一起努力!”最后,吴央芳也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小目标――继续保持和学生的友好关系,欢迎更多的学生叫她“芳姐”!
简短的采访,吴央芳和我们分享了她的“教师梦”,绝不言弃的毅力、辛勤耕耘的劲头、永不满足的精神……无一不让我们赞叹佩服、受益终身。她的温暖正沿着文字传递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