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媛媛,医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是杭州市“13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荣获了2018年杭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入院工作以来,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事业这片广阔天地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吕媛媛富有极大的教学热情,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时代感和创造性强;教学效果优秀,其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爱。
立足课堂,关爱学生
老师是一辈子的信仰,她在教学中遵循教师、学生发展规律,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注重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一直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用积极上进的姿态去影响学生。
课堂教学严谨又不乏活泼,从情境入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另外,她的课堂一直采用有问有答的交流方式,能够有效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并且激励他们打起精神来。她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在改革中创造,逐渐摸索出一套互相促进、富有活力的教学生态。正因为如此,吕媛媛多次获得了院级教学质量一、二等奖。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吕媛媛的答疑一直是开放的,不论何时,不论线上线下,她都会随时为学生们耐心解答。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她常说:“治学必须严谨,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在同学们的眼中,吕媛媛老师不仅平易近人,人情味十足,而且最重要的是深入浅出的课堂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学会们能感受到她的用心十足,还有她天然自带的幽默感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吕媛媛也毫不吝啬于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喜欢“混迹”于朋友圈的她,将师生之间那层影影绰绰陌生面纱掀开,真实而坦然的亲近距离,是她与学生相处的特色。

潜心科研,开拓创新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障。吕媛媛也把教学与科研并重,在认真完成日常教学教学工作的同时,惜时如金,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除了吃饭,吕媛媛都会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扎根”。她还时刻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从教至今,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吕媛媛不断丰富科研成果,在多功能生物医学荧光探针与纳米传感材料体系构建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她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杭州市地厅级课题5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TOP及SCI收录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杭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并于2015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1年。
教研相长,助力成才
在课堂教学之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吕媛媛的重点工作之一。积极担任学生科研与竞赛的指导工作期间,所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在近2届的浙江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所指导的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1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结题等级均为优秀。她还先后指导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级大学生科研项目8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与科研创新能力。
吕媛媛认为,大学不只是要学现成的知识,更关键在于学习方法,所以她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自2010年至今,共指导了20多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其中获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比例为25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吕媛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意义。“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我愿以园丁的辛劳哺育桃李芬芳”吕媛媛一直以此作为勉励自己坚持为教育事业投入不竭精力、热爱教育事业、保持科研热情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