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物故事 - 引路人 - 正文

引路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采得百花成蜜,尽予师生香甜
发布时间:2019-10-16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郑健壮现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工商管理系教授,浙江大学、常州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近五年来,郑健壮先后获得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实践指导教师、就业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和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

 

漫漫科研路,浓浓家国情

 “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知识分子应该有一种家国情怀,为地方经济和国家发展服务,大学培养的人才要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郑健壮心中一直秉持的信念。

近5年来,围绕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知识管理和创业传导等主题,郑健壮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期间,他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并出版教材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3篇其中中文一级期刊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10篇,被EI收录5篇。

他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集群企业创业行为及其传导研究,71173188)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结题项目绩效评估会上被评为优秀;2017年4月在《科研管理》上分别的论文《集群企业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2017年第16期的《新华文摘》转载;论文《师徒制企业网络:网络多样性与知识传导——以新昌制冷产业集群为例》和《企业网络的内容对其结构有影响吗? ——基于东阳红木家具集群的实证研究》分别获得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网络治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三届、第四届网络治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16年和2017年);专著《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其路径选择》获得中国创造学会第九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今年年初,他的《集群内网络关系对企业技术创业的影响: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论文发表于《科研管理》2018年第1期上。

至今郑健壮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共近150篇,从早期研究集群企业竞争力到现在集群企业的创业传导,他持之以恒地奋战了近20年。

 

新竹高旧枝,凭老干扶持

虽然行政工作和科研占据了郑健壮的大部分时间,但他表示,自己最重要的身份依旧是学生的老师。他坚持亲自授课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把学生的表现和成就当成自己工作的考核和反馈。在授课之余,他还组建了特色导师班,一有空余时间就对导师班的同学进行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

班上学生赵诗意回忆,“怎么查高质量的论文,怎么写好文献综述,怎么梳理论文思路,郑老师的这些指导对我们的启发很大,非常受用。”

如何培养学生成才一直是郑健壮的工作重心。2015年,他就把商学院的“学生管理”改为“学生成才工程”,突出“成才”为重点。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学生就业“三个三”目标,即希望三分之一同学出国或在国内深造;三分之一同学成为商界精英,即在社会上拥有一份受人尊敬的体面工作;另外三分之一同学进行创业或继承父业再创业。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商学院的出国率稳定在17%到20%左右。这些岁月里,郑健壮一直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现已指导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8名并顺利毕业,其中1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认真指导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每年均有校优秀论文;承担微观经济学和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每年均获得教学质量奖;2018年指导的大学生项目获省新苗人才计划。

郑健壮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老师的老师。“老师是学生的保障,对老师的提升,最后都是为了能转换到学生身上来。”

工作挤满了郑健壮的每一滴时间,为了能节省时间做有用之事、行有用之功,他把家从钱塘江边搬到了运河边,方便自己往返学校。而这两年的寒暑假,他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平时他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有时安保人员前去检查安全设备,总能看见他奋笔疾书或认真看书的样子。

商学院的每个夜晚,都被他办公室的灯光所点亮。

 

致力学科建设,摘得累累硕果

自2015年起,郑健壮担任了商学院常务副院长一职,他的科研目标也从个人研究转到了带动商学院教师整体的研究:“搭建一个科研平台很重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老师兼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和教学水平。”

作为学科负责人,郑健壮带领商学院教师,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努力推进商学院的学科建设

在2011年成功申请浙江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且在2016年上半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在省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作为学科负责人在2016年成功申请浙江省一流学科《工商管理》(B类)。这是全省所有独立学院唯一一个经济管理类的省级一流学科。在学科建设中,他带领教师团队积极搭建学科发展平台。作为中心负责人,在2017年上半年成功申请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期为2017-2019年;作为研究院院长,在2017年成功申请学院“十三五”培育的新颖高校智库《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期为2017-2020年,目前正在积极申请浙江省新颖高校智库。

两年的努力,分院的教师科研也取得了长足提升。2016年商学院教师在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项目的申请上都取得了突破。2017年“杭州社科青年学者”培育名单里,商学院又有5位教师光荣入选,占到学院入选教师的“半壁江山”。

 

采得百花成蜜,尽予师生香甜

自2015年6月担任商学院常务副院长以来,郑健壮全心全意为商学院发展而工作,一心一意为商学院的发展服务。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优秀教师12名,使商学院师资结构得到重大提升;花大力气进行专业建设,2017年《财务管理》专业被列为浙江省特色专业;狠抓学术和科研,2016-2017两年共申请成功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8项,2015-2017近3年科研经费递增迅速,;学生成材不断涌现,2015-2017近3年学生就业率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6.16%。旅游管理专业连续11年100%就业,资产评估专业连续3年保持100%就业,国贸专业2017年实现首次100%就业。近三年出境深造比例稳定在20%左右,占学院出境深造人数的50%以上,其中50%以上的深造学校位居QS排名前100名;商学院党委基层党建工作稳固扎实,受到上级褒奖。2017年商学院党委荣膺双荣誉分别被评为“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身为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平日的工作是常人想象不到的繁重,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可与此同时,郑健壮也是一位父亲,一个在家人和学生之间选择了后者的伟大无私的大家的“父亲”。他始终觉得一个人要有所成就,总要有所牺牲,有舍才有得。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