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分院叶加申老师是学院文化与创意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系副研究员,主讲《美学原理》《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鉴赏》等课程,而在生活中,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收藏爱好者。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旧影陈迹,斑铜锈铁,弃陶残瓷,零红断绿,片纸只字,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们连着万古史、千秋事、百样人、某种理”叶加申说道。叶加申开始走上收藏这条路,源于二十多年前,农村有历史文化感的老房子被拆毁,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甚至被毁、外流,他感到十分惋惜,开始关注民间的老物件。
叶加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市场上淘自己喜欢的收藏品,经年累月,藏品越来越多,他开始做起了专题陈列馆。他的第一个陈列馆在桐庐茆坪村,用以展示与民生有关的凭证和老物件;在富阳场口镇上村村还有一个私塾文化陈列馆,用以展示书籍、文房四宝等;他的第三个陈列馆在富阳场口镇东梓关,展示尤与佛教文化相关的佛像、经书;最后一个乡贤馆位于富阳环三乡,它的主题为龙根文化、铜的冶炼文化、诚信文化。这些陈列馆也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文化场所。
将文化资源转换成为产业资源,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元素,是叶加申接下来要思考并努力的方向。他致力于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在规划设计特色小镇、精品村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位一体、三生融合、三宜集聚”的跨界融合思路,以人文大讲堂或讲座的方式指导帮助一些地方通过文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脱贫致富。丰富的社会实践转化成为生动的教学案例,对待教学工作他从不马虎,同时兼顾研究、收藏以及社会服务,生活紧张忙碌,叶加申却乐此不疲,自喻是一名文化苦行者:“人应该越充实,才越有工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