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志愿者日,当天,浙大城市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的同学们冒雨来到杭州运河广场,参加由拱墅区团委举办的大型“利民、便民”志愿者服务活动。同学们给路过的行人递上一杯杯暖暖的绿茶,送出一份份温馨的生活小贴士,传递了他们浓浓的爱心。
今年2月5日,温州瓯江水里上演了一幕“英雄救美”,城市学院学生潘凯平见义勇为,跳江救人,挽救了一名轻生女子的性命。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雷锋精神的可贵,有同学称他为“平民雷锋”!但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
雷锋在他短暂的一生当中,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而且他始终抱有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然而,我们在现实当中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到了“学雷锋日”,敬老院慰问的学生一拨又一拨,汽车站打扫公共汽车的队伍扫了一遍又一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学雷锋”而后的“满载而归”,是否能保持学雷锋的持久性?“学雷锋”3月来、4月走,更是成了一项时令性活动。风风光光大搞活动纪念雷锋,当然不是过错,古道热肠,侠义美德,“高调”的实质仍然是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然而学雷锋是不需要预定的,对待有需要帮助的人,应是一种自觉的行动。
“雷锋”二字在人们心目中应该是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代名词,从他的身上感受到的是道德力量,感受到是助人为乐的高尚精神。雷锋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延续的文化。在公车上能主动给需要的人让位;过马路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等等,这些完全力所能及的好事,我们理应时刻坚守。只有这样,“默默无闻”地做“平民雷锋”,爱才能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把关怀和帮助带给有需要的人,才更加助于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今天我们向雷锋学习,关键在于“勿以善小而不为,平凡小事见精神”。
让我们付诸行动,使每一天都是“学雷锋”志愿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