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陈文锦城市学院宣传“西湖申遗”
发布时间:2008-11-14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20多年没有实现的申遗愿望,我们力争在2010年成功,实现浙江省‘世界遗产’零的突破!”11月14日晚,杭州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陈文锦,应邀做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人文大讲堂》,面对台下大学生们期盼的目光,陈文锦发出了自己,也是全体浙江人的崇高愿景。

    世界文化遗产由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文明古迹、建筑群、遗址。但西湖却扮演着三种角色:一份祖宗留下的遗产――国家级风景区;一个供市民休闲的公园;一个有着众多人口的社区。由于这三重身份不能兼容,西湖申遗处于未知的十字路口。陈文锦指出,20多年来,杭州西湖申遗受阻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西湖定位的模糊。对此,专家将重新审视西湖申遗方案,以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行宫图为蓝本,从文化景观出发来定位杭州西湖。陈文锦表示,目前专家组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前期准备。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将“西湖申遗”列为重要的工作日程。

    精彩的讲座引发了的听众的思考。一名男生对目前西湖景区某些修复工程将会给申遗造成的阻力提出质疑。陈文锦以重建雷峰塔为例解释说,修复工作是在保持与原来景观设计理念一致的前提下进行的。雷峰塔重建虽然使用了现代的材料,但维护了原始的概念,并考虑了现代人生活方式。诸如此类的一些“建设性破坏景观”,在总体上还是保存了世遗所要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因此不会给申遗造成障碍。陈文锦指出,申请世界遗产的核心标准是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在富裕的人文气息来看,西湖的“突出普遍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西湖申遗,既要跨越它的深度,又要突破它的难度。申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陈文锦,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3年任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1993年任省文物局副局长;2004年退休后,任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现为杭州市西湖申请世界遗产专家组组长。曾主持大型丛书《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浙江七千年》、《意匠生辉》的编写,个人著述有《杭州文物》、《发现西湖》等。陈文锦表示,申遗讲座走进高校,是希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们,真正读懂西湖、爱上西湖,并为“西湖申遗”尽一份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