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第三届全球化论坛城市学院志愿者冯蕴潇与厄瓜多尔前总统握手
今年8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杨舒怡、陈聆音作为志愿者被选拔到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上,她们以优异的服务和亲切的笑容,赢得了赛事组委会和参赛运动员的高度评价。同样,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叶加申也对他们赞赏有加:“两位女生在奥运会上的表现既代表了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又代表了城市学院的培养成果。”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全体志愿者优秀的服务和高尚的品格成为了所有观众在赛事之外的一大看点。“最美志愿者”、“志愿者是奥运会上最闪耀的明星”……纷纷成为各大报刊关注的新闻焦点。然而,在后奥运时代,八零后这种奥运志愿者的精神将如何进一步传承,这是值得研究并关注的问题。城市学院外语学院的师生们为了让奥运会上的志愿者精神可以继续发扬光大,特别实施了“二二五”行动计划,从而让更多的人实现成为“奥运”志愿者的梦想。
人人争做“啄木鸟” 目前,杭州市正在着力打造国际化的旅游城市。按照国际上的惯例,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则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双语志愿者服务团队。“据调查,国外的一些著名旅游城市的博物馆、收藏馆都配备了齐全的双语志愿者,而这些志愿者大都就是这座城市高校内的大学生。”计划总负责人叶加申说。
城市学院外语学院的“二二五”行动计划是依据杭州市城市定位特别制定的。他们将在全院范围内选拔20名学生,打造一支杭州市主要博物馆双语讲解员队伍,另外选拔20名学生,打造一支杭州市高层次具有较高双语能力的会展志愿者服务队伍。除此之外,还将选拔50名学生,打造一支杭州市各公共场所外文使用问题纠错“啄木鸟”队伍。
“我们原本计划招收90个人,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报名的有300多人。报名截止以后,还有很多同学前来打听这次活动的情况。”“二二五”行动计划的学生负责人徐东海说。他表示这项活动是滚动式的,明年还会招募另外一批志愿者加入其中。
叼出“形象害虫” 据叶加申介绍,这个计划是城市学院外语学院与杭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杭州市园文局以及城市学院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共同合作建设项目,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杭州打造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但同样为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展现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
城市学院外语学院将倾力运做这个“二二五”行动计划,它以打造杭州市国际化旅游城市双语志愿者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研究为基础,通过实践教育环节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展现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激烈就业环境中提高竞争力。
其实,在今年暑假,该项目已经开始了探索性的实验.由十几个学生组成的小分队就针对杭州市场上的130种产品外包装英文说明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50%的产品说明出现了低级的英语错误。参加该项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的学生颜阳天说:“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希望像啄木鸟一样,帮助杭州叼出破坏它形象的害虫。看到正确的翻译在国际化旅游城市体现,我们也很开心!”
啄出大学生的未来
“二二五”行动计划的组织方是城市学院全景外语中心,他们配备了5位专业指导老师和4位实训指导老师参与其中,主要负责日常的培训和业务的拓展。此外,每一个分队都安排学生负责人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
据了解,该行动计划的学生来源比较丰富,既有来自学习日语、英语专业学生,又有来自旅游管理专业和会展专业等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是一项有可持续发展性的项目,每年都会有学生进来,也会有学生毕业。这样就将会有很多学生进入社会,为杭州市的旅游业、会展业服务!”叶加申说。
一位已经报名参加这项行动计划的大二学生说:“现在的金融危机、海啸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为此找不到工作。我很想通过这些机会,来好好锻炼一下自己,让自己更具竞争力。”
学生负责人徐东海说:“经过专业培训,我们将有机会进入到许多国际化的重大会议现场,做翻译和接待工作,相信多次的实践,我们的能力能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