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黄晓:北京奥运的别样之旅
发布时间:2008-09-07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黄晓,浙大城市学院学工委体育教师、副教授,比起学校入选的三位学生志愿者,他更耀眼夺目。因为他是执法2008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的一号司线员。在本月6日开始的残奥会上,黄晓还将继续他的奥运之旅――执法残疾人坐式排球比赛。赶在黄晓再次赴京的前一天,记者零距离倾听了他的奥运执法和中国女排的故事

    黄晓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排球专业,1996年考上国家级裁判。黄晓多次带领校队打比赛,如带领浙大女排夺得省大运会冠军、带领浙大城市学院男排夺得省大学生排球联赛亚军等。

    火车上京  响应奥运宗旨

  
“国家提倡俭朴办奥运,除了运动员以外,大多数的裁判员和志愿者都是坐火车上北京的。”8月4日,黄晓和另外一些执法北京奥运会的浙江籍裁判一起坐火车到达北京,因为奥运会要求所有裁判员都要提前5天到达比赛场地熟悉一下,以便更好地执法比赛。

    9月6日残奥会开幕,黄晓还是作为司线员执法残疾人坐式排球比赛。这次再去北京,他还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坐火车去。他认为两个奥运要同样精彩,就要一视同仁!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要与正常人的奥运会同步。黄晓对这样的旅程安排非常地认可,对自己的国家同样办好残奥会充满信心。

    出色表现  执法和平大战

    黄晓是经过理论、英语和临场执法等考试和考核才最终入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40名司线员大名单的,这40名司线员全部来自中国,但只有黄晓与另外7名国内裁判,才有资格去执法中国队的比赛。

    在奥运会排球比赛中,黄晓共上场执法了12场比赛,决赛中他也被轮换上场执法比赛。在他执法的比赛场次中,有六场是中国队的比赛,分别是中国男排3场,中国女排3场。而在执法中国女排的3场比赛中,就有著名的“和平大战”。

    “这场比赛的影响比较大,当时来讲是争夺小组二、三名的关键战,比赛当天胡锦涛主席也来看球了。”黄晓回忆那天的比赛说,“比赛打得很激烈,前四局中美两国女排二比二战平,需要靠第五局来决出胜负了,但中国女排却在关键局的关键球上处理失误,输掉了比赛。”

    黄晓分析中国女排输球的原因时,他总结为女排姑娘们没有把心态调整好,觉得自己只能做对,不能做错,想赢怕输。中国女排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把自己定位在保成绩,保冠军的心态上,最终没能拿下那场关键战役。美国女排则更多的是抱着拼的心态来打比赛。

    看穿成败  女排已经尽力

   
“中国女排在1�4决赛中,面对强敌俄罗斯,把心态调整的比较到位,在关键球的处理上十分理智,以3:0取胜。但在半决赛对巴西的那场球上,中国队又犯了心态不稳定的老毛病,没有把握住关键球,最终没能进入决赛。”在赛前,黄晓非常看好中国女排卫冕冠军,同时他也很看好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女排,他希望中国女排能和巴西女排在决赛中相遇,但小组赛中中国女排发挥不稳定,与巴西队在半决赛提前相遇。在他看来,巴西队在那场比赛中赢球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的位置调整得很好,再加上技术先进,有冲劲,而中国队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输球也无可厚非。

    在争夺三、四名的比赛中,中国女排与古巴女排再次相遇,小组赛中中国女排在先胜两局的情况下却被古巴女排3:2翻盘,遭遇大逆转。然而这次相遇,中国女排没有再犯上一次的错误,3:1力克古巴,获得北京奥运会铜牌。“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基本实现了赛前制定的目标,而且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黄晓如是说。他希望更多喜爱女排的人能继续支持女排。

    执法赛事  公正公平负责

   
在比赛中,裁判员出现误判错判是时常有的事,尤其像排球这样的力量大且速度极快的项目,出错的情况相比其它类型的比赛来说会更多。作为一个司线员,他需要在球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准确地判断出球出界与否,这样一来,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出现错判是有可能影响整个比赛的,这对运动员来说也是致命的。作为裁判,我在关键时刻都会格外的仔细,格外的小心,保证裁决公正严明。而且作为司线员,我们绝对服从主裁判的判决。”黄晓对自己执法的赛事总是非常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他在执法比赛时,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的进程中去,做到心无杂念,不让场外的任何事物影响自己。他认为时刻保持准确的判罚是作为裁判的责任。

    北京奥运会上每一场球的裁判都是在比赛前的一晚才决定的,所以黄晓并不知道自己在第二天会执法那场比赛,这样他更会以负责任的态度投入到比赛的执法中去,为观众奉献一场公正公平负责的精彩比赛。

    人格平等  体现人文关怀

   
残疾人坐式排球是北京残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它的比赛场地比健全人的场地小,是一个10米长,6米宽的区域(正常人为18米长、9米宽)。参加坐式排球的人都是下半身截肢的残疾人,他们一般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为残疾程度最轻,B级为残疾程度中等,C级为残疾程度中等,规则规定参加这项运动的残疾人运动员必须坐在轮椅上进行比赛,一个队只能派一个A级运动员上场,而B、C两级的运动上场是不受限制的,但场上人数不多于6人。

    “残奥会上的比赛也是单纯的比赛,我们不可以把它们特殊化。对待残疾运动员,要把它们看成是正常人一样,实现人格平等。”黄晓希望观众们在观看残奥会比赛时也能像看奥运会比赛一样,因为这是起码的尊重和礼仪。

    他介绍说,我们国家有8000多万的残疾人,基数非常的庞大。近几年,国家对残疾人体育事业投入了很多精力和物力,我国的残疾人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相信在残奥会上也会有好的成绩。

    热情观众  走过特殊16

   
从北京理工大学的体育馆到首都体育馆,黄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观众特别高涨的热情。他觉得这些球迷的素质非常高,该加油的时候他们会使劲地加油,该冷静的时候他们会立刻安静下来,不但会为中国队加油,还会为对方的队员加油。当我们的运动员比赛失利时,观众们仍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虽然有些惋惜,但更多的是报以宽容和鼓励。这样的表现体现了我们对比赛的成败看得很淡,更具包容性。这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果。

    “16天的比赛我收获了很多,但奥运之旅还未结束,期待接下来的残奥会!”黄晓说。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