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上,老师正滔滔不绝、神采飞扬,突然间下面手机铃声响起,老师停了下来,同学投来异样的目光……9月17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发起了一项“拒绝课堂手机铃声”的活动,向大学生们发起倡议――还课堂严谨而愉快的教学氛围。
目前,学院的在校学生有一万多人,几乎“人手一机”,虽然方便了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由于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场合和时机不太注意,在课堂上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的现象不时发生,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音符”,影响了课堂秩序,降低了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破坏了学院良好的学风。
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主任郑卿同学表示,“这既是纪律,也事关个人修养。学会尊重他人,这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生活中点滴的小事学会“尊重”,尊重老师和同学乃至身边的每一个人,唤起同学们的校园文明意识,杜绝课堂手机铃声骚扰,使同学们拥有安静的课堂和良好学习环境。
在活动现场,许多来自不同分院的老师和同学纷纷签名,在拒绝课堂铃声吧上留言,表示开展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时代意义。商学院孙记宁同学在签完名后说:“课堂上频频响起的手机铃声经常会打断自己的学习思路也影响老师授课,实在讨厌,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在以后的课堂上不要出现手机铃声了。”外语学院刘育文表示,这一活动不但是给学生同时也是给广大教师一提醒,希望师生共同维护神圣的课堂。